“秦中花鳥已應闌,
塞外風沙猶自寒。
夜聽胡笳折楊柳,
教人意氣憶長安。”
涼州🉄七里十萬家,胡漢遺民在斷斷續續的琵琶聲里,唱了🜴🆓🏅兩個月的盼春之曲,終于迎來了🛦🞥🖐遲遲春日。
阿眉踏過城中翻滾如輕羽的楊花柳絮,來🗿到西🂽🔏邊一座🐡嶄新的寺院前。
涼州成為🎿🖵吐蕃統治下的一個沖后,篤信佛教的赤松贊普要在涼州也建造如桑耶寺那樣的“拉康”(拉康,藏語神殿的意思)。
此刻,這座拉康的殿🔢前空地上,僧侶和信眾們正在觀看“羌姆”。(羌姆,藏🈦語舞蹈的🌫🁾意思)
一個戴著金剛面具、身穿軟甲戰袍的僧侶,手持法器,與另一😆⚰個戴著骷髏面具的僧侶,🌫🁾踩著虛空的步伐,在扎年琴、海螺與長鼓的伴奏下,表演斗法場景。
阿眉繞著人群外圍,走到一位白色法衣的吐蕃老者🗈身旁,輕聲問道“譯師,他們跳的是什么?”
“哦,公主殿下,他們跳的,是一個故事。相傳,蓮花生大師來我吐蕃初傳佛法的路上,遇到了苯教派來的魔鬼。魔鬼揮動剛杵,向蓮花生大師射出了無數鋒利賽過箭矢的冰凌。蓮花生大師念起咒語,將這些冰凌幻化成了一汪湖水,淹沒了魔鬼。魔鬼掙扎著要逃離湖水,蓮花生大師又作法,令湖水沸騰,煮爛了魔鬼的皮肉🇵🜾🇰。最終,那具骷髏臣服于大師,大師也接受了他的懺悔,準許他脫離苯教,成為佛教的弟子,化身成一位精靈,守護著天葬臺與墓穴,為陷入迷津者指點歸善之路。”
為阿眉侃侃解釋的老者,叫毗盧遮那,是當年赤松🗈贊普弘揚佛法、修建桑耶寺后,由蓮花生大師招收的😼🆬💭七位吐🙨🌽🄤蕃弟子之一。
毗盧遮那受戒出家,🔢被贊普派往天竺學習經文。他回到吐蕃后,遇到吐蕃國內反佛教的苯教勢力復興,赤松贊普為了保住毗盧遮那的性命,只得將他流放。直到赤松😑🀨德贊徹底確立了佛教在吐蕃的地位,毗盧🈜遮那才被接回邏些城繼續譯經,并于去歲來到涼州,幫助興建佛寺。
阿眉邊聽邊看,直至羌姆舞蹈結束時,才對毗盧遮那道“在我小時候,🈣并未看過這樣的舞蹈,也未聽過這樣的歌唱。🙈我的母親,常為我唱另一首歌謠。”
“哦,公主還記得那首歌謠嗎?”
阿眉點頭,啟口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