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越下越大,還夾著冰雹,砸在身上,砸在巖石上。通往石窟寺的路不好走。有的地方是由稍微規整一點的條狀石塊壘成的,有的地方是草甸夾雜著松散的片狀巖石,有的地方山石太尖利,只能靠攀爬。
李光瀚的腳踝不能受力,背上還背著古琴。每當他要用力向上蹬的時候都得停一下,咬緊牙關,忍著疼痛,才能跨得上去。陳艾麗左手綁著繃帶較難保持身體平衡,桑吉一路拽著她,拉著她,挽著她,拖著她。大家累得只聽到“呼哧呼哧”的喘氣聲,嘴唇都變成紫色的了。
海拔5000米的石窟寺矗立在懸崖峭壁之上,充分利用了山石然的形狀,層層疊疊鑿出了一個個狹的修行洞。在這遠離塵世的山之巔修行是否能離功德圓滿更近一些?
盡頭,風雨中,信仰的力量卻顯得如茨強大。清苦自律堅忍的修行者在精神上的追求遠遠戰勝了對物質的。
三個人爬到石窟寺前,回望山下,碧綠的湖水變成了湛藍,那種不諳世事的藍,就像一位絕世美女隱藏在云霧中,若隱若現,如空谷幽蘭自顧自地開著。一條冰川蜿蜒在山間,冰舌伸進湖中,如同一條巨龍飲水。
石窟寺山崖的背面就是藏布江河谷,河谷幽深險峻,如斧劈刀削一般;江水水深湍急,奔騰咆哮。那里地形復雜,是中國和南亞國的邊界爭議地帶,經常有人偷越國境。
密密麻麻的修行洞前很安靜,沒有喧嘩只有風雨聲。有的洞門前掛著厚厚的門簾,上面繡著宗教圖案。桑吉那是有僧人在里面閉關修行,不要去打擾了。
陳艾麗按照母親的提醒去往山頂那座掛滿了經幡的修行洞,能在這個修行洞苦修的都是高僧或者活佛。果然,正如母親所,這是一個相對來較大的修行洞。洞口處是一個型佛殿,有一條磨得光滑的低矮的甬道通向里面的洞窟。
“應該就是這座修行洞了。”陳艾麗輕輕走進洞口的型佛殿到。
三個人站在佛殿里不敢冒然往里面的洞窟走。佛殿里的墻壁上全是色彩鮮艷的佛教壁畫。用珍貴的綠松石青金石珊瑚珍珠等然材料研磨出的顏料作畫,歷經千年仍然保留完好,栩栩如生。
壁畫上的佛像法相莊嚴,面龐飽滿,鼻梁高挺,眉眼細長,雙肩寬厚,腰部細收,身體健壯有力,手放在胸前施手印,全跏趺坐,臂釧上還有華麗的裝飾,座下是盛開的蓮花。
壁畫的內容除了佛像以外還有很多佛教故事。突然,李光瀚的視線被一個貌似熟悉的畫面吸引過去了?!叭缇诺貓D”!他在妻子柔嘉的歷史類資料中見過,是敦煌壁畫中比較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一幅圖。
其實,這幅圖出現在石窟寺的修行洞佛殿很正常,如果在從前他也就是一帶而過,不會刻意停留。但此時此刻,這幅圖下端像巨大的線圈的部分引起了李光瀚的注意,勾起了他無盡的聯想。
李光瀚舉著手電筒走近壁畫想看個仔細,陳艾麗和桑吉也不知不覺地跟了過來。
“三界九地圖”描繪的“三界”是指眾生賴以生存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九地”指的是眾生在輪回中九種生存的處所或精神層面。寓意眾生在生死明滅變化中流轉,輪回循環,追求超越物質世界的束縛,達到精神上的自由境界,怡然寂靜,清凈無為。
整幅圖像一座高塔。下端塔基由底座和巨大的平面線圈組成,有點像蚊香盤。中間部分像兩個巨大的鉗子托住高塔。高塔則有密密麻麻的二十幾層,細看每一層是亭臺屋檐,整體效果像有棱有角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