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浩的指尖劃過琴鍵,一個個如同星光璀璨般的星星一般的音符,躍然紙上。
    酒吧內的所有人就這樣靜靜的聽著,那種仿佛戀愛般的情感,瞬間充溢了他們的內心。
    沒錯!就是戀愛的那種感覺!
    是濃郁,美好,又如夏日的煙花那般璀璨繽紛,讓人想要緊緊抓住,但卻如同美麗的精靈一般,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而這種求而不得的心情,最是撓人!
    好像是在身體某處癢著,但怎么撓都沒法夠著!
    可以說,戀愛是每個人最美好的回憶,這種讓人心癢的感覺,足以讓所有人銘記一輩子。
    其實關于貝多芬寫的《致愛麗絲》這首鋼琴曲的出處,有許多不同版本的傳聞,不過大致就兩種。
    第一種是《致愛麗絲》這首曲子,是貝多芬四十多歲的時候,因為對自己的一個女學生產生好感而寫下送給對方,而后來被人所發現才放進貝多芬的個人作品中。
    而第二種則是貝多芬因為一個名叫愛麗絲的女孩兒為了幫助一個雙目失明的老人實現看見森林和大海的愿望,聽聞之后特別感動,然后寫下了這首《致愛麗絲》。
    而在這兩種傳言版本中,葉浩更偏向前者,因為葉浩在原先世界中在網上聽過《致愛麗絲》這首歌,前奏那種歡呼雀躍,而又輕盈靈動的旋律和節奏,完全就是剛剛墜入愛河中的人的興奮與欣喜。
    而之后,整個曲子的旋律變得更加活潑歡快,溫柔又親切,再之后深沉有力,情緒像是火焰般熊熊燃燒,最后再變得輕柔,又如飄絮一般柔和。
    而整首曲子,好像就是在向聽眾傾述著那段可歌可泣的戀情。
    從好感,愛戀,最后墜入愛河!
    轟轟烈烈,卻又輕柔細膩。
    葉浩感覺自己有幸能聽到這么優秀的作品,不過這也只是他個人的一種理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