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七號,《最初的夢想》依舊熱賣,據《每日音樂》統計,當天銷量為98542張。
十月二十八號,熱度絲毫未減,全國各大書店和音像店門庭若市,萬人空巷,來買專輯的人,九成九是專門為了《最初的夢想》而來,更有甚者,為了能買到一張專輯跑遍各大城市的專賣店。據不完全統計,當天全國銷量破百萬張!
一時間,張紫萱新專輯《最初的夢想》掀起了一股全民熱潮,不論是哪個年齡段,他們的飯后談資都是“你知道張紫萱的新專輯嗎?”“你聽過她的新專輯《最初的夢想》嗎?”如此蕓蕓。
如果對方點頭應是,那倆人可以很開心的繼續聊下去;要是對方搖頭說沒聽過或是其他,那他肯定會說“你連《最初的夢想》都不聽,你還是地球人嗎?”“這么好聽的歌你都不聽,你這品味太lo了吧?”“一看你這人就沒有音樂細胞!”這樣嫌棄又帶鄙夷的話,從而以“道不同不相為謀”這樣正義凜然的口氣給直接結束話題。
……
而走在大街上,或是校園里,或是職場中,也總能聽到諸如此類的話語——“你今天買到張紫萱的新專輯了嗎?”“別提了,這哪能買的到啊!據說貨一到就被哄搶而光了,所以我都沒去,還是老老實實等幾個星期再去買吧…難道說你買到了?”“哎呀,這事兒說起來也巧,我正好有個朋友在京城,他正好手頭有多的一張,我就厚著臉皮給要來的。”“誒,真羨慕你這種有渠道的!”“不是我吹,自己聽d的感覺就是來的好,比電視還有廣播里頭放的實在贊太多了!要不……我借聽幾天?”“真的?那真真是再好不過了!”……
所以,如今的情況就是,只要能有一張張紫萱新專輯的d盤,那就是一種足以拿來炫耀的資本!
……
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為此事高興的人,那當然就也會存在因為嫉妒而心生不爽的人。
京城,笙歌唱片公司。
會議室里,鄭笙歌拿著同樣的《每日音樂》統計出來的專輯銷量數據,滿臉陰郁,手指敲了敲桌子,沉聲道:“誰能告訴我,這是什么情況?”
只要是在笙歌唱片公司待過一段時間的員工,都清楚自己這個老板的脾氣,直接發火還倒好,起碼有氣大家一起受,最怕就是陰沉著臉,語氣平淡地說事情,因為這表示他真的已經氣到頭上了!
而這次被突然召集開會的人員,正是笙歌唱片公司的三架馬車——三大總監,趙慕名,杜匡威和祁美玉,以及各個部門的負責人。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所以,沒人敢也沒人愿意第一個說話。
見狀,鄭笙歌環視了下所有人,敲著桌子說:“美玉,雨凝是你帶的,也是這次專輯的主要負責人,你的話有用,你先說說看。”
看到老板投來的詢問目光,心里想著這事兒也躲不過,于是祁美玉說:“鄭總,我個人認為,咱們這次專輯銷量已經算是很不錯了,而且按現在這個銷量勢頭來看,到年底拿一張白金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反觀常青唱片公司這次的銷量數據……實在太過反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