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三堂會審
“三堂會審,有意思!”
王策拈下巴嘿然,宛如住旅館一樣逍遙自在,主動伸出手腳:“來吧。”
幾名刑部人員戰戰兢兢:“王大人,得罪了。”說完,把鎖鏈往王策手腳上銬起來,鎖鏈不沉。
王策灑然,他當然不會計較。據說本來很久以前,沒定罪前不必戴鎖鏈的。奈何,武者不是輕易就范的主,你敢判罪,人家武者就敢當場發飆殺人走人。
從此,就形成了一個慣例,凡是武者,首先要戴上限制真氣的鎖鏈。沉重倒不然,主要是限制武力,以免犯人大暴走。
獄卒打從心里松了一口氣,終于把這位來當大爺的主送走了,獄卒淚流滿面的揮舞小手絹,熱情的道別:“王大人,您慢走,別再來了啊!”
幾名提人的刑部官員,暗中苦笑,深深理解。再由這位小爺折騰下去,刑部就快淪落為保姆和衙役了。
不過,鑒于刑部和二處素來較為友好的關系。刑部官員對王策其實并無多少怨言,更惱恨的是刑部當中暗自勾結宗室的那家伙。
時不時的瞥一眼,幾人暗自唏噓不已。十六歲的從五品實職官員,簡直可怕。入南衙半年,就從白身一下飛躍為從五品。以如此速度,不消三五年,沒準就是三品的官兒了。
從五品,乃是第一步邁入高官行列了。放在地方上擔任官員,那就差不多相當一州一府的主官或副手了。
尤為令人羨慕的是,王策小小年紀,就已經是釋息境,被認為是北唐新一代六大少年天才之一。加上修為,這才是真正的前途無限。
王策一臉輕松,好比旅游一般的來到公堂之上,情不自禁的感慨:“哇,犀利!三堂會審果然不一般。”
因王策乃是從五品實職官兒,牽涉忠王,案子是絕對的大案。這一番乃是刑部,大理寺,加上宗正府的聯合提審。
居中居首的乃是刑部劉侍郎,左右則是大理寺何少卿,以及宗正府派來的唐宗丞。
劉侍郎三位高官互相交換一個眼神,表示開始了,劉侍郎一點頭,嚴肅臉色按照程序來走。不多時,開始進入正式提審問話:“王策,本官問你,你為何要抓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