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不存在的緩沖界線,寬百里,蜿蜒千里。北唐軍在北,上陽軍在南。
對北唐,對上陽,這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戰。外界稱為“南北之戰”,恰如其分。
巡察前線的時候,王策偶爾會感到一種莫名,來歷奇怪的似曾相似的熟悉感,勾起了他記憶最深處的某些不舒服的記憶。
乍看,大世軍置身事外。然而,其實很悲哀的一個事實是,上陽軍和北唐軍占領了本來屬于大世的領土上,并準備在這片土地上發動決戰。
這撕開了王策記憶深處的某一個傷疤。
北唐軍在臨時混編,上陽軍雖然蛋疼,但也沒閑著,照樣在臨時整編。
一路太小,一府太大,也太模糊了。
一府,其實相當一個戰區,不是標準的作戰單位。實際上,一府有多少人馬,這放在任何國家都不一定。像大律的東北府,多的時候五十萬。
好比北唐八府,多的有三十多萬的,少的只有二十余萬。升格不久,來不及擴編的西策府,更加只有十萬呢。
路,作為一個作戰單位,在今次的大決戰中太小。府,不算作戰單位。
軍隊的事,很多時候是差不多的。上陽軍的做法和王策一樣,三路或者五路暫時合并為一個軍團。
上陽的本土軍一百五十萬,暫時混編為十大軍團。仆從軍一百萬,也暫時混編為十大戰時軍團。
乍然一看,上陽軍二十個戰時軍團,對上北唐軍十個軍團。理論上勝算極大。
不過,外界普遍認為,戰靈軍才是關鍵。王策有多少戰靈軍,戰靈軍有多么強大,這將會成為南北之戰的決定性軍事力量。
軍務參贊,大體就是一名軍官的助理。
軍機參謀,相當軍師,或者半個參謀長。多數軍官的軍機參謀。都屬于軍官自己的軍事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