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日本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久草免费在线观看,亚洲男人的天堂视频,国产91视频在线观看

ORZ小說>歷史>瀕危修仙門派考察報告 > 第五十七章 鋤強扶弱
    云梧國的仙家子弟景與維,原來一個月也不見得有一次到凡人衙門點卯,這個月卻是出奇地勤快,還不到月半,就已經在衙門里出現了五次,每一次,都帶來了家族對于安置百眼國商人的指示,而且每一次都考慮周到,措辭嚴厲,令衙門里那些資格最老的老油條在提到“百眼國商人”這平淡無奇的幾個字的時候,也情不自禁地帶上了十二萬分敬意。

    他們彼此私底下說,景與維還可得罪,那代表了百眼國仙家勢力的“百眼國商人代表”,卻是萬萬得罪不得的。

    “若是得罪了,百眼國仙家,便要問罪我云梧國。”

    這是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所以衙門里的眾人也就把它當作真正的理由宣揚了開來,這簡直是不必向景家或者其他仙家復核的事情,若不是懼怕百眼國商人背后的百眼國仙家問罪,身為仙家子弟的景與維怎會像那些百眼國商人的管事一般事事親為,當那些凡人商客如他的至親一般?其他就是與景家有親的商人,他也從不放在心上!

    至于百眼國仙家勢力分布,與云梧國仙家勢力高下,又哪里是這些朝生暮死的凡人能夠了解的!他們看到的,是原來連兵馬之事都不大管的景與維,此次連百眼國商人的吃飯歇宿都樣樣要他們管得周到齊全,自然就把景與維的地位,和百眼國商人的管事,劃了等號,然后,又把景家,與百眼國仙家的凡人管事的地位,劃了等號。

    這些等號一旦在他們腦中成立,許多事情,等不及稟報景與維,衙門里平素都不做事的老油條們就活動了心思,預先替百眼國的商人們劃好了道路,出了主意,又查了說法,比替景家辦事,還要殷勤。

    比如,景與維帶來的指示,是要他們在城中替百眼國商人另尋一處清凈客館,不與其他國家的商人雜處。

    衙門中眾人攤開地圖一看,城中空地,原就不多,況且景與維再三說了,要教百眼國商人賓至如歸,不可讓他們感到怠慢,不可讓他們受到庸人滋擾,不可讓他們出入不便,首先那一般窄街陋巷,都是不做考慮,須要一所堂皇大宅,其次又不可離熱鬧商街太近或太遠,若說租房吧,景與維偏又沒給批一文錢經費,來回看了幾遍,便有人出了主意,將每年考校官吏的考院騰與他們住,反正那些官吏便是叫他們去郊外考驗,豈敢不去?便有不滿,敢對景家說?

    于是百眼國的一伙商人,便堂而皇之地住進了城中的官吏考場,搬遷當日,全城轟傳,老少無不來看,見果然官吏避讓,以后凡與百眼國商人作買賣,并不敢問買價多少,也不敢問賣價多少,就是見到這些商人的一個小小馬童,當了主人家的眼睛,徑直走到柜里翻箱倒柜,銀子銅錢,只敢任憑取去,不敢說一個“賊”字,都說:“見著官吏場他們還占了去,何況我這點本錢!”

    這些事做得多了,就有一個與景家略微沾些親的剛直官吏,當了景與維的面,略說了一句遵法守紀才是經商之道的話,景與維不聽還可,一聽便漲紅了臉皮,當場發作起來

    “我再三說了,這些百眼國商人居此不易,他們不懂的規矩,何必叫他們守?倒是你們,應該守一守他們的規矩,才像個主人待客的樣子!”

    一邊發作著,一邊就命人摘去了那官員的烏紗,全家發到五百里外養馬,又叫人將百眼國商人代表鄭重地請了來,親手奉了一杯冷茶,叫他們且安心在此間住,自己已經教了手下官吏百眼國的規矩,料他們以后不會再犯云云,看得滿衙本來很有意見的官吏,無不兩股戰戰,有些一心奉承百眼國商人的,趁勢得意洋洋,說自己將景與維的話都聽在心中,已經囑咐全家冷食,自己也已喝冷茶多日。

    景與維打發走了百眼國商人,聞言冷笑一聲:“那大街上為何還有許多賣熱茶的鋪面!分明就是敷衍了事,要給人家眼色看!”

    說得那些官吏也戰戰兢兢,當日景與維一走,就率了許多小吏、兵丁,到街上將凡是賣熱茶熱飯的鋪面,都以“侮辱百眼國仙家”的罪名,一概掀翻了,老板盡數抓去,或是罰銀一百,或是充作苦役,每發派一人,都說:“得罪仙家,本來要斬爾等狗頭,如今這般輕放,還是我等與你在百眼國商人跟前說情的恩典。”

    那些僥幸保住了狗頭的店家,至此之后,聽到一個“百”字,或是“眼”字,就膝蓋無骨者有,當場昏厥者有,因此不幾日,城中風氣一變,百字念作十十,眼字念作目,商人念作貴人,又有許多其他忌諱,叫新來乍到者目眩神馳,以為誤入夷外鬼國,等到打聽清楚,都以為比夷外鬼國還厲害些,畢竟夷外鬼國名聲在那,這云梧國突然不許熱茶熱飯,也不寫個招牌,城內衙門免不了關滿了犯忌之人,無一日不罰個數千銀子,倒是令經手官吏撈得盆滿缽滿,每日都要替景與維與那百眼國商人念上幾千遍萬歲,希望他們再多多出些本城人不知道的忌諱,好叫他們再撈些銀子。

    城里也有些機靈的商人,見此,將數十銀子悄悄送進百眼國商人居所,不但免了罰銀、苦役,并且得了幾面“代理百眼貨物”的橫幅,從此在城里發達起來,也如百眼國商人一般無所不取,無往不利,見到這些好樣,不久,大箱小擔送到百眼國商人居所的,竟比他們自取的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