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性能竟然這么好!”袁
處長一行人看著檢驗報告,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濃,后來更是激動得血涌上臉。
實在是這些數據太驚人了!材
料是現代工業基石,沒有滿足需要的材料,在先進的技術也無法締結出美麗的工業之花。國
內的材料,尤其是最緊迫的金屬材料工程,始終落后于國外相當大差距,有的說三十年,有的說二十年,這里面自然是根據各人認知,有所差異。袁
處長等人作為軍工企業的領導,自然對國內金屬材料的水平有更清晰的認識。
以上說法都正確,也都不正確。不
褒不貶來說,國內在通用金屬材料的制備水平來說,大概距離國外差距不是太大,主要是雜質去除工藝稍差,基本性能方面沒有較大區別。而
在高級模具鋼、工具鋼、軸承鋼方面,我們距離國外的差距大概是在十到十五年左右。
可以用,但耐磨性、強度、光潔度等方面存在較大的不足,使用壽命沒有進口零部件長。
在發動機、航空結構材料等最核心部分,我們的差距就非常大了。用
航空發動機來說,我們用國產金屬材料制造的發動機,由于耐高溫性能差,導致燃燒室溫度無法進一步提升,熱效率不高,動力不足。并且因為材料抗高壓性能也不夠,為了保證足夠發動機有壓力,只能將發動機做得很大。這
又反過來導致發動機重量增加、燃油消耗增加、航程變短等一系列問題。更
惱人的,是壽命始終太短。國
產航發只有幾百小時使用壽命,基本一年正常訓練下來就要換一臺發動機,降低了戰機的出勤率,增大了維護保養成本。而
美國的軍用航發,普遍有三千小時以上的使用壽命,并且在經過增壽保養以后,可以將使用壽命提高到四千小時以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