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鏡的研發成功只是第一步。光
刻機的制造難度極大,但主要的攔路虎一共有四條。第
一是制造精度要求極高,一臺光刻機數萬個零件,要求的制造精度最少也是微米級,絕大多數精密部件要求精度達到亞微米級,極少數超高精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需要達到100納米~200納米。這
樣高的精度,以國內現行的加工技術,根本做不到。人
力有時而窮,八級技工的手工打磨最高精度僅能達到亞微米級,就算秉持著十年磨一劍的精神,也磨不出精度只有100微米的極高精密零件。不
過對于鋼鐵城來說,這已經不是問題。實驗工廠新研發的自動車床、銑床、磨床等一系列加工設備,均達到了最高精度一百多納米的水平,完全達到了個別超高精密零部件的加工要求。
第二個是高透光度的透鏡。第
三個攔路虎,則是光刻機的行動部件。
最后一個,就是短波激光光源。芯
片光刻,是通過工作臺的移動,來改變光刻聚焦,對光刻膠進行刻蝕。它的運動控制部件優劣,直接決定了光刻的精度,而移動速度,又決定了產率,可以說是光刻機最核心的子系統。要
保證最佳的對焦調整,工作臺的最小移動距離必須非常小,最好是一個納米一個納米移動。實
際制作中當然達不到這樣的精度。
以飛利浦最新款的光刻機為例,它的最小移動距離實際只有300納米。加上光源波長,它的光刻效果,最小線寬達到了三百五十納米。其
他廠商差不多也是同一水平,有區別也差距不大。
這就是當前國際最先進的光刻機制程能力。
所謂一代設備,一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