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的破局,讓之前的默契全部化為烏有,所有的公司都不敢再相信什么約定,價格節節攀升。
而日韓廠商,在看到美國代表們不干涉的態度后,也多了幾分底氣,利用自己財雄勢大的優勢,對每一個名額,他們都是寸土必爭。
只有另外兩家美國廠商,在未收干擾的情況下,順利以三千四百萬、三千五百萬的默認競拍上限,拿下了兩個名額。
此后的幾輪競拍,索尼、東芝、三菱、現代,都強行將價格抬高到了七千萬美元以上,最高的甚至達到了一億兩千萬美元,從其他各國廠商虎口拔牙,搶了過來。
至此,日本廠商已經搶下了三個名額,韓國廠商也搶下了兩個名額。
他們兩手,一共搶下了五個名額,與美國廠商到手的名額一樣多!
這時候,幾大美國廠商站了出來,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斥責。
在美國廠商的壓制下,日韓廠商總算是收斂了一點,拍賣價也迅速回落到五千萬美元左右。
在此過程中,他們又幾次偷雞,聯手緊逼,虛張聲勢嚇唬對手,成功搶下三個名額。
總計已經有八個名額了!
而他們的惡意競爭,已經激起了全場代表的憤怒,面對所有人的指責,雖然還有日立、三洋、大宇等幾家公司沒搶到,心有不甘,可其他公司都不再支持,他們敢怒而不敢言,只能默默接受這個結果。
最終的拍賣結果,美國公司拿下了七個名額,日本公司僅次于他,拿下了五個,韓國搶到了三個。剩下的五個名額分別被英國、德國、法國、芬蘭、加拿大搶到了手。
從出價來看,美國公司的競拍成交價都不高,全都低于三千五百萬美元,總共只出了兩億三千萬六百萬美元。而日韓手里的八個名額,卻是他們用真金白銀強行搶來的,總計支付了將近九億美元的金額。
其他五家歐洲公司,雖然被日韓公司一番哄搶,抬高了競拍價,但在日韓廠商被壓制以后,后面的競拍價又回落下來。總共他們出了兩億五千一百萬美元的價格。
二十個名額,累積給中華制造帶來了十三億八千七百萬美元的專利轉讓收入。
扣除專利轉讓稅,公司一共能得到十一億零九百六十萬美元的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