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代工不行,買也不行。
方佩玲想了半天,突然露出震驚的表情,一下捂住小嘴,瞪大了眼睛:“難道,白總打算自己造設備!”
就她所知,這并非不可能。
白云天有這樣的傳統(tǒng),電機生產(chǎn)線就是他用廠里設備,自己制造的。電池生產(chǎn)線,也是他帶著工人們,一刀一刀加工出來的。
他好像如非得以,就從不向外面購買設備!
白云天笑了,他既不說是,也不說不是,反而談起了集成電路制備設備的制造困難:“集成電路的制備設備,可不是那么好做的。它不像電機生產(chǎn)線,對零部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屬于是超精密加工。
而且,集成電路制備設備,隨著制備晶元尺寸的增大,也是越來越龐大。一個八英寸晶元的光刻機,體積就有兩層樓那么高。其他還有封裝設備、測試設備,完整的一套下來,需要好幾種專用設備。
要制造這樣龐大的設備,加工設備也必須得比它更大,起碼要幾十米長,并且加工精度也需要非常高,兩端的誤差不能超過一個微米。這樣的超高精密加工設備,一般車床根本不能勝任,非得要數(shù)控加工設備才行。
你看看,加工精度要求極高、尺寸又特別大,這哪是我們公司可以自己制造的。”
方佩玲連連點頭。
中華制造的底子,就是航儀廠的班底,廠里都是一些老舊的生產(chǎn)設備。就算是精密加工設備,也是傳統(tǒng)車床,連數(shù)控設備都沒有一臺。
要是靠這些設備,都能制造出集成電路設備來,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別說中華制造沒有這樣的大型超高精密數(shù)控車床,就是搜遍全國,也找不出來。
要不然,半導體制備設備,會被稱為體現(xiàn)一個國家國力的象征!
你連生產(chǎn)它的設備都做不出來,還談什么制造能力!
高端半導體制造,本就不是小國、窮國玩得起的,它是超級大國的專屬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