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柳看著車窗外飛快閃過的樹木,感覺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實。
本來已經被否掉的文章,結果宋總編接了一個電話回來,就全部變了,不但同意對這篇投稿做一次實地考察,并且連火車都等不及了,直接調了專車,親自帶上他直奔蘇城而去。
“總編,為什么我們這么急趕過去?”他收回投向窗外的視線,奇怪地問道。
宋總編從上車以后,眉頭就沒有舒展開來,聞聽嘆了口氣,瞧瞧前面開車的司機,低聲道:“中華制造職工醫院不但向我們投了稿,同時也投給了《nature》!”
“《nature》!”吳嘉柳差點從座位上彈起來,驚聲叫道,“他們一稿兩投?這是不允許的吧!”
一稿多投是出版界最深惡痛絕的行為。
好容易發現一篇有價值的稿件,可還沒等你準備好版面,其他刊物已經搶先登出來了,前期的人力物力投資,全部都做了無用功。
對于任何一家雜志社,都對這種行為很是反感。
通常來說,只要發現了一稿多投,雜志社多半是審都不審,直接棄用。
但是作為投稿人,為了加大稿件錄用的幾率,常常會不顧雜志社三令五申的要求,一稿兩投、三投、乃至到處亂投,還樂此不疲。
所以對于中華制造職工醫院一稿多投,吳嘉柳毫不驚訝。在他想來,《ellresearh》絕對不是對方唯一的投稿對象,肯定還有其他期刊,收到了他們的投稿。
但他只以為是國內期刊,沒想到他們竟然有膽子把稿件投到了《nature》!
《nature》錄用稿件,開宗明義就寫得清清楚楚,不接受一稿多投,可是對方還是投了!
吳嘉柳都不知道該說對方明知故犯是胸有成竹,還是肆無忌憚藐視規則。
“他們這樣做影響太壞了!要只是一稿多投也就算了,可要是涉及到學術造假,那傳出去,會嚴重敗壞我們國內學術界的名譽。所以不管我們用不用,也一定要過去一趟,看看他們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宋總編壓抑著滿臉怒氣,咬牙切齒地低沉道。
吳嘉柳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