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組,92號。
吉梅對著屏幕上顯示的實驗編號,填寫下編號,將其用膠帶貼在試管外壁,作為識別。
這也意味著,她已經完成了92次實驗。
像她這樣的實驗小組還有五個,如果大家進度都相同,則表明他們已經一共做了三百多次實驗!
研究就是這樣。
重復試驗,因為各種條件都已確定,只需要按部就班照著做就行,最多是為了保證正確,多做幾次就行了。
而研究性實驗,由于試劑添加的種類、數(shù)量,或是升降溫的溫差都不確定,光是對以上兩個條件進行排列組合,就能設計出數(shù)百種實驗流程。再加上數(shù)量不等的對比驗證實驗,一個項目做成千上萬次實驗,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如此密集的實驗,就算設計正確,也需要極大的投入,才能取得一點成績。
若是最初的設計方向就錯了,那整個投入都毫無意義。
由此可見,研究就是燒錢。
沒有錢,什么研究都搞不起來。
即便是毫不吝惜的投入,也不見得就能取得想要的結果,更多的可能是一無所獲。
pr是基因的定向培育。
但光是為了一個定向的確定,就涉及到很多條件,再到培育擴容,所需的條件就更龐大,需要進行的實驗也就更多。
吉梅將試管放入自動滴液機擱置架,照著屏幕上列出的條件,輸入所需滴入試劑的名稱、數(shù)量,檢查沒有輸錯以后,按下了確認按鈕。
一個針頭從滴液機垂下,后面拖著軟管,針頭伸入試管,然后擠出了一串水珠,落在試管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