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袁很有錢,有錢到哪種地步?有錢到司馬衍云都想以身相許的地步。
誠然,商袁說得方法很動聽,但這其中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單說這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書籍,所造成本更高,沒有錢是萬萬不行。
世家仗著百年的傳承,書籍這般珍貴的物品,民間往往一書難求,可見書籍的珍貴,而世家對于投靠他們的人,往往不吝嗇,珍貴書籍任由他們閱覽。
商袁所說的法子,便是從書籍入手,若是珍貴書籍人人閱覽,世家把控人才的問題便可不攻而破。
這件事她誤打誤撞,很早之前就開始做了,最初她在邊疆的西市上買東西時,注意到印染在布上的花紋一模一樣,在木板上刻上花紋,用染料印染在布上。
當時她隱隱動了心思,再看見拓印時,將印染和拓印結合起,找到的工匠順著商袁的啟發,將兩者融合,做出雕版印刷術,印刷大量書籍,沖破“物以稀為貴,世家把控”的枷鎖。
最開始商袁不吝嗇自家藏得孤本,紛紛投入印刷,高價賣給那些世家,賺了不少錢,隨后不斷擴大生產,將一些常見的基礎書籍流入民間,投入使用初見成效。
悶聲賺大錢說得就是商袁,她是真富得流油,當年她覺得小公主嬌貴,娶和養都要不少錢,但邊疆凄苦,她連將士都養不活,更何況是小公主,那段時間她做夢都想賺錢,這才促使了一系列發展。
商袁笑笑,只有她一個人掌握此項技術不妥,她再怎么厲害,也不可能和那些浸透商場數百年的商人比,更不可能短時間內,沖擊世家的存在,索性她也不藏著掖著,找到商會利用自己的職權將有聲望的商人聚集在一起,把印刷術講授于他們,擴大范圍。
她也不是冤大頭,東西自然不是白白送給他們,簽訂協議,從此以后,印刷所獲利潤三七分,哪怕只有三分,這天下的錢財也紛紛涌入她的口袋。
為了娶公主,商袁賺錢,很有錢。
書籍還是不夠,但這件事就需要太子殿下,將上元節湊到的名單一一明算賬,打世家一個措手不及,抄家搜書就從世家身上薅羊毛。
表面上抄了幾個二流世家,像是打散他們的權力,此后對于一流世家進行安撫,對二流世家逐個擊破,扶持三流世家,皇家給與扶持,和一流世家進行制衡,轉意世家注意力,在世家相互制衡的這段時間,將書籍流通民間,建立一個個供讀書人讀書抄閱的書肆。
寒門人才是少,可他們大多心志堅定,在嚴寒冬日抄書,手指僵硬不能動,也依舊要讀書,怎可能不會抓住機會,努力汲取知識,這是為了后來的人才所作的準備。
尋找現有人才這件事,商袁知道商戶為了脫商人賤籍,找了很多門道,結交不少頗有前途的寒門才子。
天下誰的消息網都比不過商人,他們走南闖北,建立一條穩定利益的商線,對各地或是名門望族世家觸及不到的地方也大大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