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遺愛把大家集中在一個大教室里,可以容納下來二百多人。
房遺愛讓房氏學堂的老師將試卷發了下來,題目依然是非常具有房遺愛風格的題目。
前三道依然是《千字文》的默寫,學堂里的學生面對這種考試幾乎是氣定神閑,沒有任何難度了。
房遺愛的那十個學生也沒有什么慌張,因為自從他們在《千字文》上栽了跟頭以后,就狠狠地對這本書進行了非常仔細地學習,如今他們已經可以從容面對房遺愛的考試了。
反觀三個皇子,本來看到第一道十個《千字文》題目,還有些小看,因為對于早就學過《千字文》的他們,在給出上句,默寫下句這種題,不要太簡單。
但是當他們做到第二道,也就是十個給出下句,默寫上句的題目,他們就有些吃力了。
李泰還好,他對《千字文》的掌握明顯要高于他的兩個哥哥。一番努力,第二道大題最終也做了出來,而李承乾和李恪二人卻已經空出了好幾個題,明顯兩人已經折戟沉沙了。
接著往下做,三個皇子就全軍覆沒了,第三道他們根本就做不出來。
中三大題和下三大題十三人全都做得很吃力。畢竟沒有經過一番訓練,即使是大儒做這些題目恐怕也是非常吃力的吧。
最后一題依然是一道獨立的題目,當然這次的題目也算不上有多么難,也可以算得上一道關于《孝經》的默寫題。
題目只有幾個字:什么是諸侯之孝?什么是五等爵位?
這個題可以算得上比較簡單的一種題了。
幾乎算得上是送分題,當然,想要答對這道題,也是需要對《孝經》掌握得比較扎實的。
考試時間很快就到了,房遺愛命各位老師收卷子并且發下了算學的試卷。
題目當然沒有太難,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比如:5個人5天吃了5張餅,照這個速度計算,20個人吃掉20餅張要用多少天?
今有四人來做工,六日工價九錢銀。二十四人做半月,試問工錢該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