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獻和柳成明一邊翻閱書籍一邊談論,渾然不知他們談論的對象就在書柜的另一側,將他們的談話盡收耳中。
李洛不敢發出任何動靜,慢慢的潛入書案下面,以防兩人逛到這間經室發現自己。
“金兄端的妙計,小弟佩服。”柳成明奉承一句,語氣又一轉,“這李洛若不是穿著太差,光看其氣度,書法,和精通吐蕃文,倒真是大家子弟的底蘊。萬一他說的是真?”
金光獻一曬,不以為然的說道:“這小子必是撒謊無疑。我之前想過,經常出使蒙元的李姓大臣,只有李藏用相國。可是李相國已經故去七八年了。除他之外,朝中再沒有姓李的大臣出使大都。如果他的叔祖指的是李藏用,他為何潦倒如斯?
我金氏和李氏數代聯姻,李氏年輕子弟沒有我不認識的。就算仁州李氏的旁支弟子,也決計不會這般打扮。”
柳成明道:“這小子倒也奸詐,并不說自己叔祖是誰。不過,有沒有可能他是屬于李氏‘西宗’或‘東宗’,從西邊中原或東邊倭國回來的?”
金光獻目光一跳,他竟是忽略了這點。這李洛有無可能是出自李氏‘西宗’或‘東宗’?如果真是,那倒有可能是李藏用的侄孫。他所說的‘叔祖常出使大都’就未必是撒謊。
關于‘西宗’和‘東宗’,只流傳于高麗大族之間,底層百姓是不知道這回事的。
幾十年前蒙古東侵,殺戮慘重,高麗有滅國之危。世家大族害怕被北韃斬盡殺絕,為了給家族延續留下后路,各世族門閥紛紛派出嫡系子弟西入大宋,或東渡日本。
派去大宋的子弟就是‘西宗’,派去日本的子弟就是‘東宗’。
近年來局勢漸漸穩定,在高麗的恭順屈事下,元朝終于答應保留高麗社稷。最危險的時期過去,各大門閥派出的‘西宗’和‘東宗’子弟紛紛回國歸宗。但也有部分子弟再也沒有回來,有的異國病死,有的死于兵匪。
就拿金光獻家族來說,當年東渡日本的‘東宗’就都沒有回來,多年杳無音訊,應該已經死在倭國。
柳成明繼續道:“當年貞州柳氏本家派往宋國的‘西宗’至今未歸,據說被亂兵所殺。金兄和仁州李氏是姻親,想必熟知李氏故事。當年李氏的‘東宗’‘西宗’可都回國歸宗了?”
金光獻道:“李氏的事我自然清楚。約莫三十年前,派往大宋的李氏嫡系就是內子的堂叔李簡,也是李相國的侄子,出國時只有十七八歲。”
“哦?那嫂夫人的這位堂叔可有回來?”柳成明問。
金光獻搖頭:“不但沒有回來,還杳無音信。如果李簡無恙,如今不過四十余歲,按理說早就該回國歸宗才是。當年隨他去的還有不少家奴隨從,竟也無一人回來報信,應該是死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