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一個多時辰之后,才有一個宮娥出來說道:“公主讓你們自先去公主府歇息,她今日不出宮了。”
李洛等人這才松懈下來,暫時算是自由了。
李洛給公主講了幾天吐蕃故事,那女人對他已經有了三分信重,一分尊敬。畢竟,他也算是這韃子公主的半個老師了。
這女子作為蒙古大貴族,的確是一只滿身戾氣、漠視眾生的食肉動物。但這只是她的階層屬性。作為一個自然人而言,她起碼還有熱情直爽的優點。
情報分析,她有害,有毒……但沒有什么心機城府,容易輕信別人。對李洛來說,這樣的人反而沒有什么威脅。
李洛雖然不是她的家臣,卻已經算是“她的人”,也就是“高麗后黨”。
這段時間在路上,“伯父”李簽告訴他,已經有使團官員,暗中說李洛是“后黨”了。
但李簽并不反對“侄子”成為“后黨”。因為,李氏需要有子弟成為“后黨”。如今的高麗,沒有后黨的門閥,都希望能得到王后的青睞,以保全富貴。
后黨聽起來不美,但是…它不香嗎?即便“后黨”等同于奸佞,打上后黨的標簽就離奸臣不遠,李洛也不在意。
但是,李洛不能和三大家臣一樣,住進公主府。一方面是他不想天天應付高麗公主,二是…不方便他和崔秀寧搞事情。
還是住在賓驛館最好。憑他五品奉節司譯的職位,一個小院子應該能分到。帶著崔秀寧和隨從住進去,不要太瀟灑。
四人出了大內,再帶著一百騎兵出皇城,很快找到“東驛館”。
元大都共建有東、南、西、北四大驛館。其中,高麗使團住東驛館;南洋各國使團、南道宗王以及使臣住南驛館;西道宗王、使臣住在西驛館;東道和漠北的宗王、使臣住在北驛館。
東驛館最小,但也占地二十余畝,房屋百余。高麗使團官員以及家眷隨從,完全能住得下。至于使團中的貢女、閹童,則已經獻給元廷禮部;使團護軍,則住進城外兵營。
高麗王當然住進了東驛館最寬敞最豪華的庭院,占地足有三畝。金方慶和李簽兩位副使,也是兩畝套院。
而奉節司譯李洛,只分到不到半畝的小院子,三個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