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堆稱呼,充分彌補了李洛在現代社會從未當過干部的遺憾。
“營主,看海圖分析,韓恭老巢應該在東南海域百里以內了。是現在停船,還是再開二十里?”鄭和問道。他本人是傾向現在停船的。
李洛想了想,“現在降帆停船。等到天黑了,再揚帆前進。”
根據襲擊計劃,部隊趁夜色潛到離海盜島附近,天色微亮時突然發動登陸作戰。
之所以選擇天微亮時動手,是因為那時海上霧氣遮住了帆船,加上能見度不高,很難被海盜發現有船靠近。
第二,也因為天剛亮,上島之后不至于兩眼一抹黑,什么都看不見。不用照明也能看清地形方位。
第三,海盜這時候也是睡的最沉、警惕性最低的時候。
“司令,營主有令,即刻降帆停船!”鄭和找到海勇司令劉拓說道。
劉拓也在等著李洛這個命令。現在太陽還未入海,海上還看的清清楚楚,而離韓恭巢穴估計不到百里了。再往前開,可能會被海盜發現。
“降帆!”劉拓打出令旗命令。
在海上,無論是鄉勇,還是顏鐸招來的女真戰士,都要聽司令劉拓和海監鄭和這對海勇主官吩咐。
但一旦登陸,無論水勇,陸勇,還是女真戰士,都要聽從鄉勇團長蕭北和團監光夏的指揮。
洛寧營施行“雙主官,四首長”的指揮體制。長和監,屬于平級的雙主官。但還有策劃長和團副這兩個首長。四人相互補充,也相互制衡。
這次,隨李洛出海的,足足有一千三百人。不是經過訓練的鄉勇和私兵,就是女真戰士,都是上陣就能戰。就連兩大總教頭都獵和烏圖,這次也跟了過來。
主力是八百女真戰士,這些人在隊列和組織上只訓練了短短十天,也只吃了十天好飯。可他們幾乎都是當年起事和元軍打過硬仗的老兵,其中有大把的猛士,只論個人勇武的話,不會比蒙古人差多少。
而且,除了三百鐵甲,李洛還得到了五百高麗皮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