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之日定在三日后,于議政殿進行,顧相做好準備,劉翀屆時好生輔佐,不可再生事端。”天徽帝坐在尊位龍椅上發(fā)號施令,終將談判之事敲定。
“臣領(lǐng)旨。”
談判重提,提上日程,百官齊齊松了口氣。
祁國在京越久越不好,唯恐生變,大家都懸著一顆心,這會終于可以安心了。
最近京城頗多變故,一向忠于天徽帝的顧亦丞突然轉(zhuǎn)而助驍王得勢,而仍未在天徽帝面前失寵,百官心知肚明,顧亦丞平日里小打小鬧慣了,倒是不見有誰出來幫襯,而今驍王與蘇家一事生生敲響警鐘,顧亦丞雖未與百官親近,是乃他一人可撐起局面來,至于暗地里是否與人有勾結(jié),還有待查證。
“萬事皆按顧相所想,按部就班的進行,顧相好本事。”向豐愷先一步上前道聲恭喜。
“比之明王,本相還差得遠。”顧亦丞單手負在后背,右手虛虛我我成拳擱在身前,得聞暗示好生歡喜的承認,毫無惺惺作態(tài)之樣。
“顧相客氣了,僅憑一己之力扭轉(zhuǎn)局面,當今天下又能找出幾人可與顧相一較高低?”向豐愷毫不吝嗇的夸獎,眼底的贊賞更是不加掩飾的流露,贊賞有加,“若非顧相心中只有顧夫人,本王當真想要與顧相結(jié)翁婿之緣。”
“以本相來看,之所以能成事皆因皇上乃明君,善帝王之道,本相不過是從旁出了份力而已,委實受不起明王的抬愛。”顧亦丞彎唇朗笑,話聽一半留一半,于后言盡數(shù)漠視,絕口不談。
“顧相,皇上宣您到御書房談事。”馬連快步走來,見兩人話落之時趕緊插了句話。
“好。”顧亦丞應下,轉(zhuǎn)而對向豐愷客氣道:“今日有事無法與明王細談,改日有機會再論。”
“皇上之事重要,顧相趕緊去吧。”
兩人這會假惺惺地拱手告辭,一人往御書房方向走去,一人則往宮門處離開。
宋疏瑾在旁將兩人的對話聽得清楚,顧亦丞一直以來的實力他還算了解,鐵騎軍倒是出乎意料,即便帥印送給了驍王,那些人恐怕還是會忠于顧亦丞,而顧亦丞此番把驍王拱出來,的確是好手段。
明知他與明王故意不勸阻天徽帝,就等著天徽帝犯錯,偏生在這時候生事,宣了個好時機。
宋疏瑾快走兩步,趕上向豐愷的步伐,“明王這是想要將女兒嫁入顧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