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身為外姓王爺,卻不如那些達官貴人三妻四妾,他只迎娶了一位正妻,兩名側室,但他迎娶的兩位側室一個在生產時過世,只留下剛降生的麟兒,留在明王妃身邊教養,另一個同樣是在年輕貌美時過世,膝下育有一雙兒女,那之后明王再未迎娶妾室,好生待著體弱貌美的妻子,教養五個子女,算得上是專情之人。
明王府向來低調,平日露面的多為嫡母所出的文昌世子與安平郡主,府內其他的公子跟小姐一般養在深閨,哪怕是皇宮有宴會,明王府都只會讓明王帶著嫡子女出席,其他子女半點聲響都沒有,這要不是坐席位置擺著,其他人都不知道坐在明王妃右側的那些面生者是何人。
別家子女都喜愛出來結交好友,但明王府內那些庶出的公子小姐卻半點動靜都沒有,平日里跟沒這些人似的,外界傳著傳著,那些人便成了死人,逐漸淡忘了存在,饒是今日出現,眾人看在眼里仍覺有些恍惚,對那些子女好奇得很,眼神不斷打量。
率先起身步出宴席的是文昌世子——向思預。
向思預領著他的妻子,共同捧著一尊玉觀音,雙雙跪在明王面前,夫妻二人齊聲靠口,“祝父王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眾人視線落在那尊玉觀音上,玉質通體碧綠,在陽光下半點雜質沒有,想必是畫了心思才尋到的真品,現場許多官家公子小姐亦是看呆了眼。
向豐愷放下手中酒杯,看著兒子與兒媳,眼中帶著淺淺的笑意,忙讓人接下他們手里的玉觀音,溫和道:“你們有心了,快起來吧。”
隨即,向豐愷從一旁小廝捧著的托盤里拿過兩個紅包遞給管家,管家快步走下臺階,將紅包放在向思預與世子妃手里。
“謝父王。”向思預攜同世子妃同時站起來,只是兩人還未推至席間,便聽到宋玉冽開口的聲音。
“這尊玉觀音著實精美無方,是件美玉。”宋玉冽開口夸道:“便是放在宮中都是難得一遇的佳品。”
聞言,眾人的目光頓時在明王和二皇子之間來回掃了幾次,京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最好的東西基本在皇宮,連皇子都出口夸難得一遇,看似平靜,只怕也不太平。
向豐愷含笑的目光微閃,眼底的笑意稍稍淡了些許,卻是笑著開口,“孩子們的一片孝心,讓二皇子見笑了。”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便將所有的尷尬,與宋玉冽暗示的居心叵測一筆帶過,加之今日乃向豐愷五十壽辰,是個大壽,子女尋點好東西祝賀倒是說得過去。
宋玉冽淡淡一笑,確實語重心長地開口,“有孝心是好事,王爺半輩子忠于萬宋,功成名就低調行事,我自然是明白世子的一片孝心,可外頭的百姓卻不明白,傳出去豈不是白白辱沒王爺素來的美名?”
“這是自然。”向豐愷依舊儒雅淺笑,身上不見半點不悅,反倒是看向向思預夫婦的眼神多了一抹凌厲之色,“你們二人可聽到二皇子的教誨了。
明王妃端坐在一旁,看著自己的兒子不但沒有被表揚,反而被訓斥一番,心偷頗不是滋味,心中的某個念頭便更加堅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