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陸振威退位讓賢,推二子陸珣接替宋王之位,引得朝中嘩然。
盡管陸家從來對外宣稱家中有三子,但同僚間消息靈通,皆知第二子陸珣乃父母雙亡,孤苦無依,由陸振威待會家中收養,誰都未曾料到宋王的位置會落到毫無血緣的養子身上,即便是無視立長不立幼的規矩,家中尚有小兒陸琨在,如何想都輪不到陸珣來接王位。
然而朝中嘩然,宋王府執意把王位傳給養子,且兄友弟恭,一片和諧。
在如此敏感地時機里,宋王府新人替換舊人,天徽帝大抵是看出宋王府意圖,派人緊盯宋王府。
陸珣行事比家中其他人更滴水不漏,往日見到他,他面上帶著和煦笑容,一看便是好相處之人,連后院里那些女眷都曾對他贊譽有加,認為像他那種溫和的性格會對妻子百依百順,體貼懂得照顧人,平日里哪家府內有年紀大些的姑娘,想著與宋王府攀親帶故,總把注意打在陸珣頭上,沒少跟自家夫君提其。
陸珣接王位,每日需上朝議事,僅僅兩日功夫,徹底顛覆了朝中官員對他原有的印象,紛紛在心中叫苦,只想大聲告訴家里那些頭發長見識短的婦人,陸珣根本不是溫潤如玉,翩翩公子形象,那就是個比狐貍還狡猾的人物,處事看似和風細雨,實則雨絲里面是如牛毛的細針,冷不丁就戳到人的痛處,讓人痛不欲生卻找不到他的錯處。
句句不出格,但在出格邊緣瘋狂試探,事后揚起那張具有欺詐性的端方雅正的臉,依舊笑得溫和。
當真只是兩日,文武百官心里不禁升起一種魔王再臨的恐懼感。
嗯,以前那個是顧亦丞。
顧亦丞那時候年輕,處事張揚,句句不用人找破綻,把出格擺在眼前,把朝堂攪得風起云變,依舊坦蕩磊落,讓朝中墨守成規的人恨得牙癢癢,無處奈何,否則便成同類了,朝中無數官員受過那份發不出只能自己慪的氣,但那是天徽帝剛把人提上來。后來的幾年顧亦丞做事是專挑氣死人的做,但鋒芒斂起,韜光養晦,越發走得穩。
兩人行事作風,乃至性格然不同,陸珣年長沒有年輕人的風風火火,內斂沉穩,他就如韜光養晦十幾二十載,開始展露鋒芒,在朝中小試牛刀,跟步步為營多年竄出來的老狐貍似的,精明能干,以柔克剛,但他的柔絕不是好東西,一不小心就把人纏死在里面,以至于文武百官近來下朝跟霜打的茄子提不起精神。
陸珣依舊過著自己的日子,身為王爺,他家中有兄弟掌管要職,可以幫襯,只要他有心陸家便是下一個顧相府。
下朝后,官員看到陸珣身影自動避開,不敢靠近,心里戚戚然想著:先前覺得拒絕參知政事一職是裝清高,原來人家壓根是有能力不稀罕,畢竟家中有王位繼承。
惹不起,惹不起。
陸瑋看著官員們退避三舍,悻悻地摸摸鼻子,“二弟啊,我發現自從你上朝后,所以人都怕咱們了。”
“懂得敬畏是好事。”陸珣穿著親王服,在朝堂上看著霸氣,但下了朝他依舊是那個喜愛在家中喝茶的人,一眼看過去氣質與來往的官員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