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養妓為妾一事很快被皇帝聽聞,龍顏大怒,皇后跪在麟德宮大殿中替恭王母子承擔了皇帝的訓斥。
這些年,因為前太子秦舒和恭王,皇帝多次問責皇后,一人厭倦,一人麻木,一雙人堪堪活成了怨偶。
“慈母多敗兒。”
“朕很失望。”
“皇后需要反思。”
皇后望著膝下起紋秋水席的紋路發怔,放任這些熟悉的措辭在耳邊經過,終于等到皇帝道一句:“你去吧。”皇后方回過神告退。
等皇后離開后,皇帝召見了中樞衙署的要員,再次商議官員斟定一事。
集賢殿學士兼戶部尚書段潯前來時,手持一摞書冊,引來周圍官員們側目,但因皇帝在場,眾人都不便出聲詢問。
“愛卿們的奏折朕已閱,”皇帝開口,喚回他們的注意道:“目前杭州刺史的出缺,薦舉現任京兆府尹公孫澈的衙署頗多,看來公孫澈近些年在京的政務很能服眾。”說著看向吏部尚書田青禾道:“即日起公孫澈外調杭州刺史,吏部負責與京兆府交接相關事宜。”
田青禾領命后,皇帝道:“中書令和門下侍中兩個職位,各衙署薦舉的人選有異,其中集賢殿學士兼戶部尚書段潯和尚書左仆射賈旭恒兩位大臣的呼聲最高,兩位愛卿不分伯仲,朕拿不定主意,無法私自斟奪,故請眾愛卿參議,愛卿們有何看法?”
話落,無人應聲,是不敢。楊書乘倒臺后,其在中書門下省的同黨基本已被糾彈罷免,當朝中書令和門下侍中多由一人兼任,凡出任這兩個職位的人,那便和之前的楊書乘的官階相同,主領政事堂。若再被皇帝點個中書門下省平章事的使職,那就成了下一任宰相。
這是朝中負衡據鼎的官職,通過奏折薦選官員,是出自各衙署的名義,落筆時不必瞻前顧后。當著皇帝的面薦舉官員,措辭未經精雕細琢,誰也不敢貿然開口。
沉默中,御史大夫池浚手持玉笏俯身道:“回陛下,臣以為尚書左仆射賈大人堪當此職。”
聽他如此說,賈旭恒看向他,聽得是一愣,心中疑云漸起。其他官員各懷心思,微微抬首看向龍顏,一聲不言,只是靜觀。
“緣由?”皇帝問。
“回陛下,”池浚道:“軍糧案中,上官瑾等人之所以蒙受冤屈,除了佞臣謀害之外,戶部尚書段潯也存在瀆職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