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闕公主下了馬車,上官蒼蒼上前為她撐傘,公主襦裙的褶裥里藏有過往的光陰,一步一段年華,高雅尊貴的身段映著這座宮城的影子。
前往紫英殿面見皇后和后宮女眷,蒼蒼在殿門前駐足,秦思賦偏眸看向她,笑道:“風暄常在信中提及你?!?br/>
蒼蒼垂視自己的靴尖,她紅著臉蹲身行禮。在太監通告“伊闕公主覲見”前,秦思賦笑問:“我聽說風暄欺負過你?!?br/>
蒼蒼抬眸說:“殿下與人為善,是為了救奴婢。”
面前這雙眼睛褪去羞澀,終于倒映出天色來。珠玉去塵,光澤動人。她看向她雪白的脖頸,沒有見到傳聞中“獨孤上野”那四字的刻印,秦思賦自言自語般輕嘆,“面狠心熱,風暄越來越像他父親了。”
殿內,皇后楊培芝居上首,左右分坐燕王的母親梅妃梅映雪和齊王的母親德妃袁灼蕖,其他嬪妃命婦陪坐,她們望著秦思賦入殿,眼神上下起落,把她們這位同輩人好一番打量。
當年的安樂公主傾國傾城,何等高貴。長安貴階公子無不追隨她的背影,她坐在馬背上向下看一眼,都要引得無數英偉競折腰。
順永帝一封圣旨改她“安樂”的名號為“伊闕”,將她明碼標價,用以置換洛城的金坑銀坑,洛城王何許人也?二十七年前獨孤謀平劍南道叛亂,劍取劍南節度使項上人頭,凱旋歸京時將人頭拋在朱雀大道上示眾,以洛城王庶六子之身求世子爵位封賞之人。
只為野心,不顧門第嫡庶的匹夫、賤種。
宮里的女人啊,看著獨孤昱香消玉殞,猜測秦思賦大概也活不久了,金枝玉葉沾上獨孤謀的深重血氣很快就會枯萎,她們的日子空虛寂寞,心里滋生出畸形的隱秘的期待,期待看到玉碎珠沉的結局。因為伊闕公主大婚后半年,便從洛城回長安,淚水漣漣的哭訴,堅持要與獨孤謀和離。
秦思賦我見猶憐的姿容沒有打動順永帝,她的哥哥逼她回伊闕,去謀那獨孤謀的心,洛城的馬車駛來了,再次將她帶走。
她們等啊等,等到了今日,等到皺紋爬滿眼角,而秦思賦還是當初那位只要現身,便會牽動一方人心的安樂公主。當初追逐她的那些年少公子或浮沉宦海或拜相封侯,但他們的夢中總有一人的身影揮之不去。
秦思賦,是他們同仇敵愾之念,意難平之慨嘆。
年過四旬,她還是纖腰秀項的模樣,大秦一向以豐腴為美,她獨特的柔婉一度逼得京中貴女茶飯難咽,只為效仿她的風貌。
觀之,嘆之,世事難料。
眾人一番寒暄,伊闕公主落座后拉起身旁昌睦公主的手腕,笑問:“聽說閱閱在朝中做事了,好樣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