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面對這種情況,難以適應之余,還有些心軟的陳鳳琪考慮了一下自己當前的情況,最后又挑了四人。
原計劃要買兩人,結果買了七人,帶走八人,兩個十歲出頭的少年,兩個婦人,其中一個婦人帶著一個沒算在數的三歲女童,兩個少女,以及一個年近六十,發須皆白的老頭。
陳鳳琪原本沒想過要選成年男性,哪怕這是個已經年邁,發須皆白的老人,只是聽他自稱能寫會算,駕車打掃之類的雜活,也都能做后,最終決定買下對方。
對許三的牙行而言,這種年邁,沒幾天活頭的老人,也是個累贅,賣不出去,可能會壓在手里吃閑飯,見陳鳳琪愿意買走,也基本是當做添頭,只象征性的收了點錢。
雖然看出陳鳳琪是因心軟,才會臨時改變主意,買走這七人,不過許三也沒敢小看她,就此認為她好糊弄。
因為他能看得出來,陳鳳琪屬于那種縱然心軟,也有自己的堅持與原則的人,選人很有一套,她最終確定要買的幾人,都是那種能夠滿足她最初的選人要求,踏實本分的人,并不只是因為出于心軟與同情。
所以許三不僅沒有趁機獅子大開口,還盡量給她一個優惠價,算是感謝她幫自己解決掉兩個負擔,又親自帶她去衙門辦好登記手續,落實好這八人的歸宿。
帶著人回到她們暫時下榻的客棧,陳鳳琪先將八人都安排下去,讓客棧掌柜再開兩前房,幫忙多準備些熱水,讓八人從頭到腳的多洗幾遍,打理好自己,換上她剛幫幾人買的衣服后,再去見自己。
等在客棧中的江燕妮接過陳鳳琪為她帶回的食物,聽說自家婆婆這趟出去,竟然帶回八個人,頓時大吃一驚。
“娘,八個人,會不會太多了點?我們現在把田地都賣了,還流落在外,處處都要花錢,坐吃山空的,恐怕養不起啊。”
既然敢買,陳鳳琪就沒考慮過能否養得起的這個問題,端起兒媳婦給她倒的茶一飲而盡后,才回道。
“我跟他們有言在先,買回來都是要干活的,只要將他們使用得當,肯定不至于讓我們虧本養著他們,這八個人中,有兩個是牙行半賣半送的,一個不算錢,剩下五個花了點錢,但總共也就花了不到九十兩。”
“回來的時候,我已經帶他們去當鋪買了幾身舊衣服,剩下的也就是在外住宿與吃喝的花費比較大,等到我們找到合適的落腳點,就可以設法謀個營生,這些都不成問題。”
關鍵是身邊有充足的人手后,她再帶著江燕妮‘逃’向遠方時,安全感大增,心中的壓力著實小了不少,遇上什么事,都能有人幫忙分擔一二。
雖然說起來,不管是新增的八人,還是她們婆媳兩個,都屬于婦孺老幼,但是在個年代中,有高叔帶著兩個十二三歲的少年撐著,在外人眼中,就能有足夠的威懾力,讓人不敢打她們這些婦孺的主意。
等到八人收拾好后,上樓來見主家時,陳鳳琪已經給江燕妮大概介紹過幾人的情況,此時又讓八人相繼上前給江燕妮見禮,并介紹自己的姓名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