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給了機會,還給做好資金方面的準備,仍送不走這些被她買回來的人,讓陳鳳琪只能無奈放棄的同時,也放下一樁心事,罪惡感消減大半。
寒冬臘月里,閑著也是閑著,陳鳳琪在了解過家里這些人的情況后,請高管家出面,在前院教張冬生、袁文義識字,給只認得一些字的李成鋒開蒙。
后院這邊,何柳與夏蓮都不識字,青娘與江燕娘都是只認些字,會簡單的算數,水平很有限,唯有玉娘是真正能寫會算,水平相當不錯,早年曾跟著她家小姐正經學過,陳鳳琪便安排她來教其他人。
“玉娘,外院那邊,我已請高管家幫忙授課,你那侄子瑯哥兒,要不要也送到外院,讓他跟著高管家開蒙?”
朝夕相處之下,玉娘身邊跟著的那個孩子是男孩并不是女孩的事,大家心里都清楚,陳鳳琪沒有過問那其中的難言之隱,只是心中隱有猜測。
聽到陳鳳琪的話,玉娘頓時感到大喜過望,她之前之所以會心生離意,考慮的就是瑯哥兒已經年滿五周歲,正是需要請先生正式開蒙的關鍵時期,怕他繼續留在后院中,會被耽誤。
“多謝謝太太,奴婢這就去帶瑯哥兒過來,讓他給您磕頭,感謝您的大恩大德?!?br/>
陳鳳琪連忙拒絕道。
“磕頭就不必了,那孩子經歷過大變,又跟著你流浪,這些時間以來,又總在后院跟著你們,這樣下去,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讓他去前院,一邊學文,一邊跟著成鋒練練身手,多長些本事,將來才好成家立業。”
聽到陳鳳琪這妥帖的安排,玉娘含淚笑著應下。
“是,奴婢一定會囑咐瑯哥兒,讓他好生珍惜太太的一片苦心,在前院好好學習?!?br/>
瑯哥兒目前在官方登記的戶籍身份是女孩,雖然已經不再做女孩打扮,可是他的身份終究是個問題,就算能去私塾上學,將來也無法走正規的科舉之途,即便如此,玉娘也希望他能多讀些書,做個有能力的人。
在有錢有閑的情況下,陳鳳琪也重拾自己的一些愛好,除了吃的方面,就是在市面上搜羅一些古籍,不論內容,或者是有歷史研究價值的物件,只要是家里沒有的,她都喜歡往家里搬。
可惜這桃河鎮雖然比較富裕,但也終究只是一個小地方,能讓她看得上眼的東西并不多,倒也沒花多少錢。
雖然這安國所在時空的歷史發展進程,與她所熟知的華國古代歷史進程,自東漢末年開始出現極大變化,現在的安國相當于是陳鳳琪所熟知的宋末,但是在文字、習俗等方面,還是大同小異,她的畢生所學也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對陳鳳琪而言,根據她能買到的各種資料研究歷史開始發生變化的過程,以及那些變化所產生的不同歷史結果,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