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經濟聯盟
求訂閱,求月票。謝謝。
孫澤生并沒有直接出任冀南銀行董事長的意思,別說他對金融領域的事情懂得不是很多,就算他是這方面的行家,他也不打算親自主抓冀南銀行的工作。畢竟在他的商業版圖中,冀南銀行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孫澤生考慮到現實的情況,在以后,他手中的富余資金會越來越多,需要用大錢的機會可能會比較少,如此一來,大量的資金就會積壓在他的手中。就像華夏持有的大量的美國國債一樣,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成了一堆廢紙。
孫澤生需要為這些資金尋找一些出路,他決定成立幾家專門用來對外進行投資的公司,而不是像原來那樣,拿出來一百億,交給門德爾松運作。
孫澤生決定成立一家投資公司的原因,還有一個不足為外道的緣故。從他重生到現在,他拿出來的先進技術已經很多了,他已經很難自圓其說,向外界解釋這些先進科技的來源。雖然他成立了一個研究團隊,但是稍微有點常識就能夠判斷出來他搞出來的大部分先進科技,根本不可能是這個團隊研究出來的。
趁著現在拿出來的先進科技數量比較少,他還可以掩飾,畢竟他的身份決定了不是一般人可能向他質疑的。可是他要是再拿出更多的先進科技,那就對外解釋了,弄不好就連靳媛媛一家子都會對他產生懷疑,到時候,可就是畫蛇添足,自找麻煩了。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孫澤生就要放棄他所擁有的優勢。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決定調整以后的投資和經營的戰略。
在他已經涉足的領域,他自然要做大、做強,強化在全球同行業中的領先地位。而在他還沒有涉足的領域,他決定采用另外一種方式,對其進行控制。
這種方式就是風險投資。當然,所謂的風險對他來講,基本上可以說就是“零”。天機星3000中存在著大量的專利,這些專利無一例外都標注著專利發明人或者單位的詳細信息。孫澤生完全可以按圖索驥,在這些專利還沒有發明出來之前,先行找到正在進行研究的個人或者單位,進行風險投資。
孫澤生的靈魂來自于后世,他完全明白科技史的發展趨勢是什么,什么東西能夠賺錢,什么東西只是曇花一現,他一清二楚。這就決定了他能夠從天機星3000存儲的繁多的專利中,選擇出來最有投資價值的部分,入股其中。
這些專利,孫澤生根本不需要控股,更不需要全資購買,他只需要持有一小部分的股權,就可以坐享這些專利上市之后,帶來的豐厚利潤。
往小了說,這些專利每一個只能夠給他帶來百萬的收益,一萬個專利,那就是一百億。而天機星3000中的專利又何止千萬,簡直就是浩如煙海,不計其數。何況,有些專利帶來的收益,可能需要用億元來作為計量單位了。
世上的錢是賺不完的,孫澤生本人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把所有能夠賺錢的領域把控在手中,但是始終這種方式,他卻可以將觸手伸到全世界所有可以賺錢的領域中,從中分一大碗肉。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手中沒有足夠的現金,肯定是不行的。孫澤生決定對名下的所有公司進行盤點,準備分紅。然后利用分紅得到的利潤,用于成立風險投資公司。
孫澤生如今家大業大,盤點剛剛開始,就引起了不少有心人的注意。很快,就有不少人給他打電話,詢問他進行盤點的原因,在得知他并不是想從華夏撤資之后,政壇的大佬們全都消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