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有好處
求訂閱,求月票。謝謝。
最后條款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銀河第一燃料有限公司的供油問題,不過和孫澤生要求的有很大的區別,三桶油只肯承諾每年給銀河第一燃料有限公司提供一百五十萬噸的油料,再多的話,就不肯給了。
三桶油在國內的成品油生產能力,有一千多萬噸,給銀河第一燃料有限公司一百五十萬噸,大概相當于將其中的十分之一給了銀河第一燃料有限公司,量不算多,但是對于習慣了壟斷國內成品油市場的三桶油來講,能夠把這么大的份額給了銀河第一燃料有限公司,已經是做出了不小的讓步。
此外,發改委原則上同意在未來時機成熟的時候,允許銀河第一燃料有限公司到國外投資,直接在國外生產和銷售新燃料、三號燃料。至于出去的時機,發改委承諾為三桶油什么時候出去了,銀河第一燃料有限公司也有了出去的權利。
最后條款的達成,有很多條款遠遠地低于孫澤生的期望值,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面對著新燃料、三桶油巨大的市場潛力,三桶油不得不放低了身段,在他們長期霸占和盤踞的市場蛋糕中,切了不算小的一塊兒給了孫澤生。
這對孫澤生來講,可以說是個不小的勝利了。換言之,孫澤生一直渴望能夠成為國內的第四桶油,他已經成功地邁出了一大步。
當然,孫澤生很清楚一點發改委和三桶油肯讓步,除了市場和技術的因素外,他和靳媛媛即將聯姻,應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至于他在國外組建雇傭軍,是不是也是一個原因,孫澤生還不能夠肯定。不過不管是不是,孫澤生以后都要加強雇傭軍的建設。
這段時間,對孫澤生、宋嘉依、三桶油還有發改委、國資|委等來講,是一件關系到他們未來經濟收益多少的大事件,但是對廣大的非國有企業來講,引發中央文件引發的太空熱依然在持續不斷的發酵之中。
在和孫澤生進行談判的時候,三桶油不止一次提到希望和孫澤生共同組建太空公司,一起開發太空資源。無一例外,孫澤生都找借口推脫掉了。
孫澤生知道,如果和三桶油合作。那么他就可以和三桶油以及隱藏在三桶油背后的既得利益集團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雙方以后可能會抱團發展,成為同盟,從這一點來講,和三桶油結盟,是有好處的。
但是和三桶油結盟,并不符合孫澤生的利益。
一方面,三桶油已經定型,背后有什么樣的既得利益集團是既定事實。他們在三桶油乃至國內的政壇、商圈中都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勢力更是根深蒂固,孫澤生和他們結盟,在整個結盟的組織之中。只能是從屬地位,很難占據主導地位。孫澤生不喜歡聽命于人,參與到一個注定他無法主導的組織中,任人擺布。他寧肯不加入。
另外一方面,石油、煤炭、天然氣這些以古生物化石沉淀形成的化石能源,畢竟只是一次性能源。儲量是有限的,在未來的幾十年,肯定是要開采完的,到時候,三桶油沒有了原油、天然氣等資源,就沒有什么底氣了,跟這樣很有可能沒落的企業結盟,不是什么好事。
孫澤生以后還計劃在新燃料、三號燃料之后,不斷地推出新的能源解決方案,一旦結盟,勢必要和三桶油分享,這并不利于孫澤生利益最大化,也不利于他掌控他推出的新能源。
總而言之,和三桶油合作組建太空公司,構成事實上的聯盟,對孫澤生來講,弊大于利。況且,孫澤生還在觀望國內的市場以及政治風向,在他看來,現在遠遠不是在國內建設太空公司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