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所系,心扉難明。即便是洛鶯真是死去,活要見人,死要見尸,丁耒在沒有確認之前,萬萬是不會放棄的。
回到周家,眾人如鳥飛散,而丁耒就走向自己房門附近。
他并未休息,而是在原地,打起了“無松拳”,現在他剛剛接觸“無松拳”,特別是其中的“巧”勁,鉆研甚難,困惑重重,即便如此,丁耒依舊認真,一絲不茍,拳頭不時起承轉折,連貫而出。
一招“松弛有度”打出,拳震如雷,仿佛雷擊松木,噼啪作響。一松一放,一緊一弛,一慢一快,一振一縮,一靜一動,似乎在這一刻,他是搖曳的松枝,也如同一只不倒翁一般,縱使四面搖擺,風吹而來,步履驚鴻,卻也屹立原地,不動如山,泰然自若。
丁耒的拳頭各種變化,又轉而了“松風漁火”,仿佛遠處河岸葳蕤,燈火四亮,照明沉沉夜色,然后清風徐來,松枝在光影中,斑駁無比,映刻四周,點點浮光,縮放掠影,心緒與如松一般,如漁火一般,如燈豆一般,如行風一般,完全陷入這片低低沉沉,慢慢悠悠的臆想中。
接著“松岳展翅”、“松針一點”,兩種招式,也反復摸索,四招繼而合并打出。
連貫絕倫,仿佛真有所領悟,丁耒拳法隨氣,氣息走在哪里,拳就打在哪里,看似隨意,卻是暗藏乾坤。內氣走向,本就是很難掌控,要以拳頭作為共鳴,可見他的《舍漏功》登堂入室,頗具效力。
他如今是之境,每每鼓動內氣,都如有流水,渾身舒泰,滋潤萬物,澤被心靈。
拳頭打出,仿佛有有形內氣,旋轉欲滴,炫光圍繞,浮浮動動,巧妙異常。
他打了不知道多少遍,身體內氣隨著“無松拳”導引,身體一些傷勢,甚至都好了不少。他可謂有所獨創,通過這種方式,他的武功進步甚大,只見一道訊息一閃而過:“恭喜丁耒,無松拳增加2點,達到545的地步。”
“無松拳”能力增強同時,丁耒感受到對于“巧”的領悟深了幾分,他練習無松拳,純粹是借用“巧”領悟“巧拙相生”,若是能夠順利轉化,那么武功何止倍增?
之后他又開始進行了“持松樁”的練習,這也是一門“巧”的功法,通過巍巍站立,如松搖擺,時而左時而右,仿佛要摔倒一般,可卻總在半路打止,回歸原點。丁耒覺得頗為神奇,這門功法,不是運用內氣,而是純粹地借用肌肉骨骼,控制腳跟肌肉、骨骼,從而做到重心偏移,左右擺動,卻始終保持不倒一般。通過這功法,身體掌控,更為精妙,之前方還未曾入門,現在已經鯉魚躍龍門,改觀甚大。
同時他感覺到了“銅人變”的特性,“銅人變”是一門練體功法,也屬于“拙”一類,而“持松樁”是“巧”,二者相互印證,簡直一日千里,不斷飛躍。忽如身體中有銅鐘大響,肉身驚變,如青銅一般的爆鳴中,更帶著一絲絲的肌肉骨骼虬結之音,音色沉厚,看似雜亂,卻隱約與“持松樁”特性相合,兩種變化,交相輝映。
在“持松樁”的幫助下,他的“銅人變”功力大增,一下子從2.9的體質變到了3.5體質,一下子飛躍了0.6的體質。
一般而言,體質提升,非常困難,不僅需要自悟,更要求先天體質不錯,在這個很多人吃不飽飯的年代,先天體質多為脆弱不堪,可是丁耒天生體質不錯,加上后天培養,更是人高馬大,身高八尺,甚至還有增高的可能。他看起來頗為瘦弱,其實肌肉內斂,隱藏骨骼筋經之中,一旦彈射,便如霹靂炸開,猛然爆發,力勢強橫。
他現在傷勢似乎好了不少,整個人容光煥發,似乎是“銅人變”和“持松樁”的功效,加上內氣時而運轉,更如清水流出,點點滴滴,清潤身心,完全陷入了一片享受快活的境地。丁耒卻沒有沉迷,練武功,最忌諱沉迷其中,這不是靜坐,而是對人體經絡、骨骼、肌肉的掌控,甚至能夠鍛煉內腑,臟肉骨經,驟變迅速,看似爽快,其實快則“走火入魔”,循序漸進,才是修煉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