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改變命運,這是林家人給大家的啟發和做出的榜樣。
而孩子們在父母們不斷的嘮叨聲中,也對知識改變命運這一思想根深蒂固。
有幾個從縣學里退休的老先生都不由感嘆:“這村學里的孩子比縣學里的還更加認真上課,勤奮又刻苦,看來以后縣學里的孩子都比不上這幫村學里出來的孩子啊!”
學堂開學那日是公開課,孩子們的父母們都能在窗外看自己家孩子在里面上課。
幾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去了學堂,站在窗外,聽著孩子們在里面的朗朗讀書聲,人們十分的激動。
沒想到有生之年,他們也能看到自家孩子坐在學堂里念書識字,不像他們及他們的祖輩一樣大字不識幾個,只會一輩子像頭老牛一般默默地耕田種地,在地里刨食。
大家都喜滋滋地看著教室里的場景,指點著小聲地交談著,怕影響到孩子們上課。
然而,大家卻沒有注意到,有一個小奶團子很不開心。
甜寶站在娘親的身邊,看著教室里全都是男孩子,而村里的女孩子們只能在教室外面默默地站著,滿臉羨慕地看著,她嘟著小嘴兒很是不滿。
“甜寶,怎么啦?你為啥不開心?是不是也想去念書?你若想去,娘親現在就去給你報名。”
林三娘終于發現了閨女的不開心,蹲下來關切地問。
甜寶搖搖頭,天真地問:“娘親,為什么只有男孩子們可以上學?女孩子為什么不上學呢?”
站在她們旁邊的村里人聽到甜寶的話,都不由笑了。
有嬸子好笑地說:“女孩子上什么學呀?長大后就要嫁人,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以后她就是婆家的人了,花那錢不是便宜了別人家嗎?”
有個小嫂子也笑著道:“就是,女孩子小時候要幫忙做家務、干農活,長大后嫁人了,就得孝順公婆、伺候丈夫兒女。又不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讀書干什么呀?”
“要是送她們上學了,那誰幫我干活呀?再過幾年就要嫁人了,趁嫁人之前不多幫家里干點活兒,那不是白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