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飛花令的規則與古來規定的飛花令的規則有些不同,做了一些修改。
本來飛花令應該是要說出詩句里面帶“花”的詩句,但這場宴席畢竟是賞蘭花的宴席,所以特意將“花”字改為了“蘭”字。從安平郡主的左手側開始數,“飛蘭”落到誰的頭上,便由此人喝一杯,再由此人開始。
飛花令本來就是行酒令的一種,本意還是為了飲酒,但在場的大多數都是貴家小姐公子,且小姐的人數遠勝于公子的人數,女子大多數都不勝酒力,所以允許被“飛花”到的女子,當場做出一首以蘭為題的詩,便可免于飲酒。
安平郡主首先開頭,她從坐席上站了起來,余音裊裊,“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天。”
“本宮與此詩開頭,感恩培育今天宴席上蘭花的匠人們!”
在座的賓客們叫好。
安平郡主的詩句中的“蘭”在第三個字,從安平郡主左手邊往下數第三個人是安國公家的世子,站起來豪飲一杯,借著言歡道:“功名恥計擒生數,直斬樓蘭報國恩。”
“好詩!”
……
眾人舉杯歡飲,把酒言歡,繞了一圈,竟落到了江嫵的頭上。
是在場第一個被“飛蘭”到的女子。
女子有權不飲酒,但江嫵本不打算出風頭,正要舉杯飲下這杯酒,坐在旁邊的周家小姐周玉晴卻悠悠開口,“一直聽聞江太傅博學,江姐姐身為江太傅的嫡女,一定深得真傳吧?”
此話一出,眾人的視線便落在了江嫵的身上。
原主雖然是太傅之女,琴棋書畫都通,但書中,最弱的便是造詩。雖能背詩句,但短時間作詩對原主來說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周玉晴向來都是跟江嫵不對付的,自從江嫵嫁到薛家后,便鮮少出門。又聽聞得到了掌家之權,她預想之中江嫵被薛佑安冷落的場面似乎沒有發生。
討厭一個人就是這樣的,即使薛佑安對她也無意,但她就是不愿意見到江嫵過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