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并非所有的建議都對目前戰況有利,不過朕也從其中挑選出了三位的考卷,他們的策略都還算不錯。”
說著,楚寧拿出一份考卷笑道:“這是楊文濤的,他說此次三國混戰,起因還是趙國!
只需我朝集合兵馬,一鼓作氣徹底拿下趙國,便可破解趙國和燕國的聯盟。
這個計劃不錯,任由兩朝來勢洶洶,我自一力破之,有氣魄!”
此言一出,太子眼睛一亮,主動站出來笑道:“此計確實不錯,能得到父皇如此贊賞,此人可為狀元!”
這個時候,當然要極力將楊文濤推到狀元位置上。
如此一來,可阻攔鄧弘文成為狀元,還能徹底拉攏楊文濤。
但皇帝聞言卻哈哈一笑:“不急,等朕說完再定奪。”
說著,皇帝拿出第二份考卷:“這是柳云清的考卷,他建議我朝采取一攻一守政策。
一方面在并州方向持續進攻趙國,另外一方面則是讓大將軍率領兵馬防御。
此計,可攻可收,可進可退,可謂兩全其美,不失為上策。”
太子臉色微變。
聽這話的意思,明顯柳云清的考卷更讓皇帝高興。
這時,四皇子站出來朗聲道:“父皇,兒臣認為此計不錯,進可攻退可守,如此計謀,相信滿朝文武大臣也沒幾人能想出來。
父皇,兒臣認為此人可為狀元!”
哪知皇帝嘴角微揚,露出一抹笑意:“朕說了,不著急,還有一份考卷沒有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