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六部官員中,兵部尚書大將軍不在京都城,工部尚書何鵬被皇帝叫去修陵寢去了。
吏部尚書一直都是皇帝的人,只要太傅和丞相沒有做出決定,此人是絕對不可能站出來支持他的。
剩下的戶部尚書劉守仁和禮部尚書鄧弘文都是楚寧的人。
雖然他可以讓刑部尚書凌浩然站出來帶頭,但光靠一個刑部尚書決定不了什么。
想到這里,太子眼中閃過一抹怒火。
平時監國處理政事,他倒沒有發現自己的實力這么弱。
可現在回過頭來這么一看,朝中大臣要么是楚寧的人,要么是皇帝的人,要么是裝瘋賣傻不敢得罪楚寧的人。
他這個監國太子,甚至還不如不在京都城的楚寧!
越想越氣的太子雙手一握,深吸一口氣,準備強行處罰楚寧。
可就在這時,刑部尚書凌浩然長嘆一聲,主動站出班列,拱手施禮:
“太子殿下,此事關系重大,不可妄自給楚王定罪,以下官之見,此事可功過相抵。”
太子眼睛一瞇,閃過一抹猶豫之色。
錯過此次處罰楚寧的計劃,今后再想有這樣的機會就難了。
不過,楚寧這次的功勞太大,如果真要封賞,怕是會危及到他的地位。
功過相抵,倒是一個不錯的建議,至少可以讓楚寧這一趟白去了。
何況現在朝中許多大臣不敢對楚寧進行懲罰,真要強行處罰楚寧,所有的責任都只會在他一個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