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說的是,扶蘇羞愧難當(dāng)。”
扶蘇誠懇說道,“只是,如今父皇康健,若是父皇助兒臣,給兒臣一些時(shí)日,兒臣定能證明,大儒可以救秦!法家制度雖好,但是,如今大秦已經(jīng)不是往日的秦國了!我大秦,需要的是長治久安,民心歸順啊!”
呵……
嬴政聽罷,嘆了口氣。
良久,他這才緩緩說道。
“朕,本不欲幫你,畢竟,不想讓朝廷混亂,但是,你說的,多少是有些道理。”
嬴政笑道,“儒家是能治民,光用一個(gè)法家壓制,的確也有一些問題。”
沒錯(cuò),比起法家的制度來壓制著,那倒不如讓百姓們,真的從心歸順。
儒家嘛,什么仁義仁厚,說的光鮮亮麗,其實(shí),儒家的本源,就是西周的宗法禮儀制度。
換句話說,儒家追求的,原本不是仁義和仁厚,這更多的,都是后來孟子的主張。
而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之所以創(chuàng)建儒家,根本的目的,在于把即將被諸侯們舍棄,而要退出歷史舞臺(tái)的周朝宗法禮儀制度,給重新?lián)炱饋恚l(fā)揚(yáng)光大。
而周朝的宗法禮儀制度,有一個(gè)根本的要求就是,順!
不錯(cuò),順從。
要讓下一級(jí),從心里,對(duì)上一級(jí)順從。
換句話說,他們是有一種天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