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大才!請原諒前日鄙人的魯莽,如公不棄,梁某愿掃榻以待先生。”
梁雍敬上。
約是宴會后三日,玄鶴在睡房中稍微瞇瞪片刻,打個盹的功夫,桌上便出現一封密信。
玄鶴了然于心,拿著信在手里拍打兩下,皺眉,隨后打開信。
看到梁雍的字跡,他緊皺的眉頭才慢慢舒展開,“啊,歪打正著了,難怪。”
玄鶴受梁雍所托,主動接近蔡飛,獲得他的信任后,蔡飛討好他,要為他修建道觀,如此一來,苦的是百姓。
這些高官權貴,最喜歡的就是苦一苦百姓。是,老百姓是最能吃苦的,可再怎么能吃苦,也是有限度的。
更何況華夏的民眾從來都是極端的。要么是咬牙吃苦,要么就是去他么的吃苦,老子今天就要干死你。
梁雍就是想讓蔡飛把百姓逼的都反了,才能給他造成內憂外患,趁他病要他命。
誰知道玄鶴想到秦扶清,一時心軟,出言勸阻幾句,蔡飛竟然真的不苦一苦百姓了。
百姓不吃苦,還怎么造反?百姓不造反,怎么讓蔡飛自顧不暇?
蔡飛擁兵自重,在鎮安府又與異族勾結,他的勢力在此地盤踞數十年,早已是根深蒂固。
真當朝廷對蔡飛的所作所為全然不知嗎?
笑話,朝廷也不是吃干飯的。
只是天高皇帝遠,皇權不下鄉。顧慮到蔡飛勢力根深蒂固,鎮安府一動亂,北涼國肯定要趁機入侵。
而朝廷四處征伐,國庫不堪重負,念著蔡飛在位,有他在一日,北涼就不敢鬧事,便把此事給壓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