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扶清真有些犯難,他是信還是不信呢?
若說不信,為何他會二世為人,身上還有個面板,可若是信,也從未聽人說過仙人神鬼之事都是真實可見的。
倘若這世上真有飄渺的尋仙之道,若問秦扶清去還是不去,他想,可能他不會去刻意找尋,而是順其自然,過好自己的一生。
所以選擇如此,信與不信又有什么區別呢?
他對眾人道:“我相信船家的話,因我也曾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布衣書生撇撇嘴:“你也遇到過奇人異事?”
秦扶清笑道:“正是。不過我不像船家這樣好運氣,未曾得到什么好處。”
“講講罷,”道士催他。
“我是安溪縣人士,小時候為了方便讀書,在外祖家中借住。我外祖種了好多果樹,杏啊梨啊都有,家中最大的一株杏樹,陪伴了幾輩人,是家里最大的收入來源。”
“這棵老杏樹有靈?”
秦扶清笑著搖頭,“并非是它。我的小舅舅喜歡研究植物,從老杏樹上折了一根枝,另養了兩三年,長成一棵歪脖子杏樹。就在我睡覺的窗外,那幾根枝椏像是天然的床。我幼時頑皮,夏日時常脫去鞋襪,爬到小樹上找個舒服姿勢看書。那日蟬鳴不斷,我困意上涌,便收了書,枕著雙手在樹上吹風小憩,然后就做了一個夢。”
“你夢到了杏仙?她可是貌美女子?”一商人來了興趣,連忙追問。
秦扶清哈哈大笑,“那可沒有,我夢到一小童,不過三寸長,扎個沖天辮,穿著小肚兜,氣呼呼地在我面前蹦來蹦去,邊蹦邊喊道:‘起來!起來!你太重了!’”
他說罷,頓時引燃眾人的笑聲,就連那倆和尚也跟著笑起來。
布衣書生更是笑得東倒西歪,也看出秦扶清是個促狹性子,何必跟一個少年計較什么呢?
眾人七嘴八舌地講起杏童的事,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又或許這世上真有諸種大家都不清楚的奇異之事,可若是真有靈啊仙啊妖的,為何百年老樹沒有顯靈,為何移栽幾年的小樹卻能有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