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扶清這一招,雖讓大家動心,可到底還有出嫁這一只攔路虎。
莫要說這時候,就說后世,女孩們能讀書了,家長常勸女性選擇的職業,也是為了好嫁人而考慮的。
在古時候,女孩子嫁出去就像是別人家的人了,那讓她們讀書,掙得錢也不歸娘家,娘家憑啥樂意讓女孩們讀書?畢竟她們在家一天,就能多干一天活。
除了這些原因,大家也不想讓女娃子到村學里和男娃們混一起,雖說沒什么,可萬一有什么呢。
他們倒是樂意,就怕別人說三道四。
秦扶清為讓女孩讀書一事,在村里跑了幾趟都空手而歸。
鄭氏心疼孫兒,勸道:“知道你心好,不知道還問你圖什么,自古以來女兒家都是如此,又不指望她們讀書做官,讀書能做什么?”
家里由著孫兒胡鬧,秦扶清四個姐姐,一巧二巧都十六七了,至今沒說人家,鄭氏嘴上不說,心急啊!
這一口人就意味著要多交一份丁稅,他們家現在倒是不缺這點稅錢,只是家里孫子孫女都不找人家,這傳出去不叫人笑話嗎?
秦扶清考上秀才,是他們這十里八鄉都有實力的人物了,就算見到什么官老爺、錢老爺都能扯點關系,村里是沒人敢說閑話。
可誰知道人家關上門會不會說什么?
比制度更難改變的,是人心。
就拿一巧來說,她心里頭其實也迷茫。女子們上千年來走的都是一樣的路,到年紀了成親生子,她十四五的時候還心道不成親也好,可年紀越長,家里長輩嘮叨些,她就有些緊迫了。
耽誤了成親的年紀,她該怎么辦呢?會不會到時候沒人要啊?
王麗梅見兒子受挫,其實也心疼,可這事她想站兒子也沒法,天底下就沒見過女子讀書能做大事的,他非想讓村里女孩去讀書,跟逼貓看門護院,逼狗捉耗子有什么區別?
“扶清,要不這事就算了吧。你讓自家姐姐們讀書,家里人還能慣著你,這村里的女娃日日都要干活,哪有時間讀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