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用在秦家的窗戶上,自然引起了村民的注意,他們還從未見過這樣精美的事物,難免被其吸引。
秦扶清提醒村民,這事物他也是胡亂折騰出來的,還沒穩定的法子做出來。若是說出去有人想要求購,給也不好不給也不好,不如不對外人提起,他們村里人自己知道就行。
他說話有分量,村里人怕給他引來什么麻煩,果真聽從他的話,不對外提起。
等房子一建好,大門緊閉,除了親朋好友見到玻璃,玻璃一事果然沒傳開太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秦扶清造出玻璃,如果他有心致富,玻璃能迅速幫他實現人生目標,正因如此,他才要在玻璃的重要性還未凸顯時,低調行事,猥瑣發育。
盡量不讓更多人知道玻璃的存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關注和覬覦。
然后,他要做的就是增強自身能力,強到無人能忽視他的光芒后,一鳴驚人。
學舍那邊也是同樣的做法,建好之后先不安裝窗戶,避開風頭。
第二年四月份,秦家祖宅順利建好,村學也建好。
青牛村的村學占地約八畝地,四四方方,位于秦家祠堂祠堂附近。里面共有五間學舍,最中間的房子掛著一塊牌匾,由秦扶清取名為“三味書屋”,專門請縣令柳祥貴題字。
秦扶清請縣令題字那日,他問秦扶清這“三味”指的是哪三味。
明白的人都懂,秦扶清是借前世魯迅先生的“三味書屋”來給村學命名。“三味”書屋原取于“三余”書屋,后經壽鏡吾先生改為“三味”。
秦扶清道:“所謂三余,是即‘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這話意在勸學生多利用多余的時間來讀書,“改為三味,即把讀書比做美味佳肴,是學生的精神食糧。”
在原本勸學的基礎上,秦扶清認為學生除了要讀書,還要把讀書當做吃飯玩耍一樣快樂的事情。
柳祥貴聞言大笑三聲,爽快落筆題下“三味書屋”幾個大字,親自叫人送去青牛村村學懸掛其上。
村學不僅有學舍,還有供學生玩樂的場所,學舍后面有一個園子,仿園林造景,移栽的有松樹、桃李杏等果樹,也有假山流水木橋之類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