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扶清少有瞞著家人的事,凡事坦蕩,又何必隱瞞?
他與秦家說好聽了是利益共同體,說的不好聽些,那也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秦家舉全家之力,供他讀書,日后他讀成了,全家跟著吃肉,他讀不成,也占了全家人的便宜。
所以秦扶清想的很明白,該說的事可以晚點說,但不能不說。
他把前因后果,以及當下的困境說的明明白白。
一百兩賠償銀他不想坐吃山空,就用來開書局,書局借了石堰山的勢力,有人做編輯,有人做字模,有人做反文字體,掙錢了,雖然還沒掙回本錢,可照當下的趨勢是早晚的事。
秦家人必須有這個意識,小富即安在他們家不存在的,他們的思想必須跟得上秦扶清。
每次秦扶清一回家跟家里人說些什么,都無異于在秦家人心頭刮起颶風。
秦木橋坐在門檻上想了半天,想不出那被幾百人哄搶,一份能賣八十文的小報長啥樣。
八十文,能買好多雞蛋了啊。
買那什么小報,是能填飽肚子,還是能做啥子呢?
別說秦木橋想不明白,秦家大多數人都想不明白。
生于斯長于斯,他們心中天大的事都和糧食有關,花錢要花在刀刃上。
階層不同,看重的事物自然不同。
幸好秦扶清帶回家一份,他讓家里識字的兄弟姐妹湊上前來看,只看了一兩個故事,孩子們就被吸引進去了。
秦春富咂巴嘴巴,他知道兒子會扯故事,小時候給貓娃子和鎖頭講的什么孫猴子,把全家人都給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