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是個生意人,他也認識幾個字。
接過秦扶清帶來的話本子樣本看看過之后,覺得這里面的確有利潤可圖,便欣然答應,隨后二人簽訂書契。
李益從秦扶清這里以批發價購買,運到平陽府放到雜貨鋪里賣,由于兩個人都不懂行情,拿捏不準該定什么市場價。
還要等李益回平陽府觀察一段時間,書籍定價后,賺來的利益經營商和書局七三分成。
秦扶清許諾李益,前兩年,話本子只會通過他向外銷售,不再與其他人合作。
至于兩年后,要看書局經營再做調整。
他說的條理分明,頭頭是道,比李益一個生意人還會做生意。再加上幫秦扶清賣話本,本就是無本的生意,若是做得好,二人雙贏。
即使有活字印刷,想要擁有后世那樣的印刷速度也是不可能的。
黑三全家人,再加上兩個裝幀的大娘,緊趕慢趕半個月,也不過刊印出三十本書。
在這期間,李益已經從平陽到安溪跑了個來回,也打聽了平陽那邊書籍的定價,和秦扶清商量過后,二人決定給話本子定價五百九十文錢一本。
比科舉用書便宜不知多少。
李益運著貨物返回平陽府,秦扶清他們只能焦心地等待賣書的結果。
短短一個月的創業,花去秦扶清賠償銀大半,若是這批書不能資金回流,他們的創業就很危險。
秦扶清胳膊傷也算長好了,只是和沒受傷時相比,肩頭那一塊向下輕微凹陷,留下了疤痕。
他早早地來到縣學,一進甲三班,所有學生噤若寒蟬,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秦扶清,至于一個月前的不屑,早已消失殆盡。
秦扶清對此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