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秦扶清算了一下收到的禮金,攏共有一百七十兩出頭。
再添些錢都能買下他們住的這處宅院了。
秦扶清卻不打算先在縣里買房,鄉下老家要重建,還要給太奶奶遷墳,修祠堂,創族譜,外加在村里建學堂……
他要做的事情多著呢。
首先就是給太奶奶遷墳以及重新建房的事。
秦木橋神色動容,他知道只要孫兒讀書,早晚都會有這么一天,只是沒想到這天來的這么快。
先前說過,秦木橋的爹因服役早早身亡,留他娘一個寡婦,養不了他,只得把他送去他叔伯家中寄住。他娘被帶回娘家,沒兩年就改嫁,先后嫁了三個男人,又生下幾個兒女,最后不到四十歲就撒手人寰,被她最后一任丈夫,草草埋在地頭。
秦木橋的叔伯沒錢,待他實在沒法昧著良心說句好。他吃了大半輩子的苦頭,要說具體吃了什么苦,一張嘴,全是幼時寄人籬下的辛酸悲涼。
饒是林黛玉那樣的人家寄人籬下都有千種難堪,更別提他這樣的窮家孩子了。
秦扶清的太爺爺在他伯爺爺家地里埋著,沒兒女在跟前,除非秦木橋那些堂兄弟有良心,能給燒些紙錢,不然秦木橋遠遷到安溪縣,逢年過節想燒之前寄托哀思都沒法子。
秦木橋早先也想過給爹娘遷墳一事,奈何路途遙遠,首先得說服他那些不知有無過世的叔伯堂兄弟,然后還得花錢要專門的人看風水看方位,千辛萬苦把兩位老人請出來,不做場法事也說不過去。
這零零總總加起來,遷墳起碼要大幾十兩銀。
既然秦扶清說到了遷墳的時候,秦木橋便沒話說,他孫兒是秀才公,老秦家幾輩子都沒吃過讀書人,秀才公想給自己親太爺遷墳,誰還敢阻攔?
秦扶清要做什么事,基本不會拖延。
頭天晚上商量好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開始忙活。
先去寺廟找和尚,到山里找道士,請大師算一算這墳該不該遷,遷到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