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還是頭一回在沒大人的情況下逛縣城,看什么都趕到新鮮,城里有人撐船在河道里劃行,河中水流清澈見底,能看見荇菜搖晃,時不時能看見幾個浣衣的婦人,在向過往的船只詢問可有魚賣。
安溪縣城位于金川江中上游,金川江的好幾條支流從此處經過,其中最大的一條支流,名為安溪。
故縣城得名安溪。
安溪有山有水有平原,算是聚居的好地方,可要論人口,不算特別多。
因為金川江幾乎每年都會發洪水,一澇,安溪縣城就會被淹。除了靠近山能活人,其他地方越平越不適合住人。
不過五六十年前朝廷派陳璜來此處興修水利,在金川江中下游附近修了水庫和堤堰,安溪縣也得利,仔細算來,約有十來年未遭遇洪澇了。
秦石頭對朝廷和天下事都挺好奇,經常會向婁雨賢打聽,關于安溪縣的事,也都是他聽來的。
王立來帶他們到專門賣菜的地方,這地兒臨水,向北是一片白茫茫的河水,河面上飄著葉片似的小船,路南岸有臨水的酒樓菜館,再往東走一兩里路,有個小小的碼頭。
人流量不錯,這附近就有一條街,專門賣菜和魚蝦等水貨。
通常買菜賣菜的人都會趕早,王立來一行人來到菜市場,壓根找不到好位置。
最后只能在菜市口一棵樹下擺攤,在那賣起春筍。
人們從他們的攤子面前來來往往,卻都是只看不買。
墩兒稻:“咱是不是該吆喝吆喝?”他爹是貨郎,俗話說的好,不怕好貨不便宜,就怕貨郎不吆喝。
大毛有些窘澀:“咱們賣的是啥,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嗎?為啥還要吆喝,要是沒人買,那多丟人啊!”
秦石頭默默走到一邊,離得遠了仔細觀察,回來搖頭道:“不吆喝不行,咱們賣的筍太少了,就賣這一種,也不氣派,瞧著像是沒人要的。”
再加上放一旁的那些還沒開花的花,讓人搞不清楚他們到底想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