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義身穿寶藍直裰,頭戴方巾,文質(zhì)彬彬,身旁跟著一個七八歲左右的伶俐小童,一看就是讀書人。
林家書坊的小二前來問詢:“書生,可是要買上月的墨程?”
上個月安溪縣學(xué)剛考過一回試,考卷和試題剛印刷出來,來此的書生十有八九都是買墨程的。
李元義擺擺手,對接下來要說的話面露難色。
秦石頭上前道:“我家少爺不買墨程,他平日閑得愛寫些小說來,想問問你家書肆可要收購此類作品?”
小說一詞最早見于《莊子外物篇》,但最開始的含義與秦石頭所說的小說含義相去甚遠,到漢朝時班固將小說家列為十家之一,為小說下的定義為: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才與現(xiàn)在的小說含義有所接近。
隋唐時期到現(xiàn)在,小說不是沒有,卻被讀書人視為雜談,難登大雅之堂,只有街頭巷尾的說書人以及優(yōu)伶之類的賤籍,才會講些俚語逗樂的故事來。
通常這些故事,都帶著點顏色。
就像上次秦石頭隨口講的花仙軼事,在流傳中就被人添了不少風(fēng)流艷事。
才叫李元義如此生氣,近視眼都能一眼瞥見秦石頭。
店小二想了想,問道:“我明白了,你們是想刻印書籍以做收藏?”
秦石頭道:“我們是想跟書坊談合作,出版書籍售賣。”
“這我做不了主,待我問過掌柜來。”店小二急匆匆上二樓,隨后又下來對他們道:“二位樓上請吧。”
林家書坊的掌柜是個三四十歲的中年男子,面白有須,他請李秦二人坐下,倒了熱茶,問道:“二位是想出什么書?”
秦石頭便把近來市井之間流傳花仙之事給講了出來,既然此類故事在市井之間有盤頭,在他看來,出書不也能掙錢?對雙方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