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把花賣出好價錢,秦石頭提前一周開始布局。
他休沐時回家,家中已經(jīng)忙完大部分春耕工作,開始采桑葉,養(yǎng)起蠶來。
秦木橋砍了好些竹子回來,用竹篾編養(yǎng)蠶的籮筐,秦石頭便央著爺爺把竹子砍成竹片,他把竹片打磨干凈,在每個竹片最上面,鉆出一個孔來。
然后用草繩從孔里穿過,依次掛上幾個竹牌,風一吹,繩子一晃,就是叮叮當當?shù)闹衿矒袈暋?br/>
如此做了十來片,他開始寫字了。
原本秦石頭也想,要不請老師出手幫忙寫字,可再轉(zhuǎn)念一想,什么事都麻煩別人,他還強出什么風頭呢。
他先試著用毛筆在竹片上寫字,怎么都掌握不好力度,不是墨粘在一起看不出字形,就是丑的讓人沒眼看。
無奈,他只能辛苦一下自家的鴨子,拔下鴨子屁股后面最挺拔的鴨毛,蘸了墨水在竹片上下寫字,再用刀劃出字痕。
最后再涂墨。
秦家人不曉得他要做什么,瞧他又是磨墨又是寫字,還專門叫家里的孩子別打攪他。
秦石頭就坐在過道的門檻上做,家里大人干活時路過,便會在他身后小站片刻。
看不懂,可看的開心。
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以全家之力供養(yǎng)出一個不屬于土地的孩子。
這還不夠驕傲的嗎?
全家也只有鎖頭能賴在哥哥旁邊,他端坐在一旁的小木凳上,小手耷拉在膝蓋上,小聲問道:“哥哥,你在做什么?”
“刻字啊,這是老師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