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一只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鱷魚很可能會同時咬住你的腳和手。
你愈掙扎,就可能會被咬住得越多。
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機會就是犧牲一只腳。
這就是所謂的鱷魚法則,雖然看起來很殘忍,但卻是后世股市中流傳的止損、了結(jié)的最佳方式,或許很多人并知道這個法則,但對于常年在天橋與人摸爬滾打的李云聰來說,卻深知這其中所蘊含的道理。
于是,他干凈利落的認輸了,跤術(shù)上技差一籌,即便用拳術(shù)爭得生死之機,也不過是讓這種敗落在場面上變得略微好看一點,可當他想到中日雙方之前曾定下的規(guī)矩,想到自己許下不動拳腳的承諾,最后還是及時終止了這種因為求生本能而發(fā)動的攻擊。
這種選擇落在后世人的眼中,或許有些不夠理智,可在清末這個時期卻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當然,這種看似簡單的選擇,同時也需要極大的勇氣與魄力。
所以,當他臉色蒼白地走下拳臺時,無論是中方還是日方,都對他報以了熱烈的掌聲,即便是原本對他的性格有些不喜的甄三,也一臉關(guān)切的迎了上來,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將養(yǎng)氣血,三哥給你出氣!”
甄三的話不多,一說話便會讓人記憶深刻,尤其他那一對小眼睛微微瞇起來的時候,骨子里沉淀著的那股子氣勢。便會顯得愈發(fā)沉重起來……
李云聰?shù)男宰犹摚瑢φ缛@種所謂的大家氣度其實很是不以為然,可當他在經(jīng)歷了生死之間的大恐怖后,這才豁然感受到甄三看似沉悶的骨子里,蘊含得除了一股深沉的氣質(zhì)與動勢外,還有一種如火山沉睡般的熾熱與翻騰。
短短的兩句話語,卻能感受到其中的心疼與怒氣,等到甄三踏足拳臺的時候,這股氣息終于由內(nèi)斂至極轉(zhuǎn)為沖天而起……
甄三,又名甄友三。原名甄玉升。因排行老三故有此綽號,性好行俠仗義、廣交江湖朋友,故在排行前加以“友”字,也被人稱為甄友三。
甄三少年時。曾拜滿族頭等撲戶德二爺門下。潛心學習京派及滿蒙摜跤。后又于回民處兼學了查拳及教門彈腿,后又習練北派最能壯骨強身的長拳及炮拳,使得身量愈發(fā)變得高大威猛。遠遠看去便知道何謂虎背熊腰,雖然年紀不足四十,但因為是第一個在天橋撂地開設(shè)跤場之人,所以,如今已經(jīng)算得上是北京跤壇的魁首級大師,曾經(jīng)擊敗過俄國大力士麥加洛夫而為京城老少廣為稱頌。
他的父親叫甄方,身高力大、跤術(shù)精湛,是善撲營有名的二等撲戶,與翼長小辮王宛八爺關(guān)系極佳,所以甄三雖然年紀只比李云聰大了幾歲,可卻已是深得三大跤王摜跤技法精髓的衣缽傳人,在拳腳功夫上或許比李云聰這等武氏太極的嫡傳門人要差了一點,可若說是純粹的跤術(shù)技法,比起正統(tǒng)出身的佟忠義也是不遑多讓。
李云聰斷手敗落,甄三心里自然是起了同仇敵愾之心,只是嘉納治五郎眼見甄三身上殺氣驚人,生怕受了內(nèi)傷的門藏良井不敵,連忙派出了自己的得意門生前田光世親自上場迎戰(zhàn)。
若說植芝盛平被譽為日本柔術(shù)的未來之星,那么前田光世便可以說是日本柔術(shù)界的傳奇之歌,其人其術(shù)其名在日本和中國或許鮮為人知,可在如今的歐洲及南北美洲的格斗拳壇中,他卻已經(jīng)闖下了“打斗伯爵”的無敵綽號。
前田光世長得其貌不揚,身高也只有165公分,放在歐美人身高馬大的身材面前,簡直就是螞蟻憾樹最好的例子,然而就是這個體重不過70公斤的前田光世,在征戰(zhàn)歐洲及南北美體育強國的時候,竟然只在無限制格斗比賽中敗過一次,而在柔術(shù)規(guī)例之下實行的比試或摔角類賽事,這個小土豆一樣的前田即便對上了100公斤級以上的職業(yè)摔跤手,竟然也是未嘗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