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不出來.....!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反正那邊檢測不出來,具體原因他們也說不出來!
李老板沉思了一會說道:既然連科學檢測都測不出來,那只有寄望于國內自成體系的專家了!
這樣吧,守恒兄;你給我三天的時間,我花點錢組織一個目前最靠譜的專家團隊過來這里大家再研究研究!你看怎樣?
也只好先這樣了,不過我提醒你,這件事影響太大!你最好叫那些個專家事后閉嘴,不然可別怪我翻臉不認人.....!
三天后.....
同樣的地點,同樣的人。只是多了幾個所謂的“專家”!
在眾位專家看過這型似琴的古樂器后,都選擇默不作聲了......!
過了一會終于還是有位面色紅潤,目光炯炯的老者打破沉默首先開聲:
這個東西不叫作琴,而是叫作“瑟”!
“瑟”,華夏傳統撥弦樂器。形狀似琴,長近三米,有二十五根弦或十六根弦,平放演奏,弦的粗細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聲音階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
“瑟”我知道,但我看這東西長不過一米,寬度也不對,況且也只有七根弦!說它是樂器都有點牽強,跟書中記載的完不符啊!你怎么能肯定這東西就是“瑟”?另外一位身材瘦小的老者質疑道
各位有沒有人聽說過“鳳凰瑟”?
眾人皆是搖搖頭!見眾人滿臉的疑惑神情老者接著道:
我記得唐代詩人李嶠的一首詩詞《瑟》
伏羲初制法,素女昔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