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城,是由法華宗牽頭,聯手天蓮派、雪山劍門、風華宮、一體道以及趙家、程家等同屬七十二上門之一的宗門世家一起聯手建立起來。乃是中州渭河地域里規模最大的修士聚集地——不同于坊市,城池的修筑更復雜,但是相對的各種功能設施建筑自然也就更加周全,尤其是在安全防范問題上,更是一般坊市完全無法比擬的。
不過白馬城能夠擁有如此規模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也是因為它所處地域的便利性。
白馬城的傳送陣,橋接周邊超過三十個宗門的傳送陣,是中州東北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處“交通中樞”——繼續往北,則是前往中州北部的出海口;往南則是前往中州南部地域、往西則是前往中州的中心區域——因為中州地勢的緣故以及某些地域的危險性,所以中州修士如果想要前往北部出海口,都必須要從白馬城借道經過。
不同于其他宗門都喜歡把山門修建在荒山野林,以彰顯自己獨特的氣派底蘊。
白馬城七巨頭,都將宗門修建在了白馬城內。
趙家、程家,畢竟是豪門望族,將本家放在城池里尚屬正常。法華宗是佛門,在城內修筑佛寺也能夠理解。
但是講究天地自然、自然真趣之說的道宗門派:天蓮派和風華宮,以及劍修的雪山劍門和武道的一體道也同樣將宗門布置在白馬城內,這就實在是讓人感到無法理解了。
可不管怎么說,白馬城是由這七個宗門一起修筑起來的——在姬家的不夜城修筑成功之前,白馬城曾號稱是中州最熱鬧,也是規模最大的城池——所以這七巨頭想怎么安排,自然也沒有人有資格說三道四。
白馬樓。
位于白馬城最中心,樓高十丈,三丈一層,共有東南西北四門,每個大門前都有一座白馬雕塑,號稱白馬城最大的酒樓。
這間酒樓是白馬城七巨頭共同出資興建,所以也沒人敢在這里惹事,因為惹事的人等于是同時得罪了七家。
一名青袍青年邁步走入白馬樓。
他沒有理會一樓的客人,徑直上了二樓——三樓通常是不開放的,只有通過七家的預訂才會事先準備。
青年上了二樓,頓時就有人笑道:“趙三,你可算來了,我們才剛剛說到你呢。”
“說到我什么?”被喚為趙三的青年笑著回了一句,同時又向幾桌熟客打了招呼。
能夠上二樓的,都不是一般的客人,而是在白馬樓有掛名的“熟客”——要么是七家子弟,要么就是在白馬城闖出名聲。所以眾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也多多少少總會有些熟人,區別只是眼熟還是真熟。